close
製作國際觀、融入多元智慧、師生接受媒體素養訓練
兒童頻道的開台意味著兒童族群受到重視,家庭及學校有責任為此做更深入的教育,亦應做為學校主體課程外的補充。既然是專為兒童設計的節目,當然就該考量能引起孩子的動機及對未來成長的發展性; 由於二十年後即將成為兒童的天下,若相關單位能製作一套有遠見的兒童節目,並結合兒童議題,以顯淺易懂的呈現方式,更能培養孩子的洞察力; 這正考驗著媒體單位及相關當局的製作能力。
除了九貫十大基本能力、六大議題為必然的節目內容外,亦可結合多元智慧的節目來激發兒童多面向的能力,如有關邏輯思考(數字遊戲、拼盤遊戲)、視覺空間(積木、組合遊戲、藝術)、內省(心情故事),讓兒童能從中發掘自己的強勢智能,再藉由此智能激發學生潛能,才不失為媒體教育的意涵。此外,如繪本教學、帶動唱、閱讀活動均可納入節目中,甚至兒童高峰會議、兒童人權、兒童法律常識也可列入節目清單。
學校有責任教授媒體素養,讓兒童能在眾多的頻道及各式節目中取捨; 個人認為,學校教師應該接收媒體教育的訓練,方能有效將完整的兒童節目教學模式落實,達到寓教於樂的可能性,讓兒童真正有助益。家長也應接受親子、家庭教育,使其能在陪同孩子觀賞時,提供優質的環境,讓孩子在父母的懷裡讓想像空間無遠弗屆。
我們也期待媒體工作者,能夠為兒童節目做評鑑及篩選,檢視我們兒童節目的特質與問題,期待我們的兒童節目能有更多不同發展的可能。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