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技專生,初級英檢陣亡」回應文章
前幾天看到一則報導,旨在說「90%技專生,初級英檢陣亡」。教育部長去年初提出施政四大主軸,其中一項是”2005年技專生通過全民英檢”。但是過了一年,結果出來了,我們看到比預期的落差實在太大了。其實筆者也不心驚,畢竟也走過這段日子,所以在此特別提出幾個看法?
第一:「基礎不穩,哪來堅固的房子」。老實說,一般的技專生、大專生英語程度不好,是由國高中時代所種下的禍源; 不可能說國中生英語不錯,考完試升學後,卻一落千丈。更何況語言是一種”連貫性”的學習,從字母到單字、片語,再到句子、文章; 從基礎的發音到文章的朗讀。現在這個政策的推動,要讓學生用一年的時間去彌補過去三、四年的不足,這談何容易!
第二:「技專生的求學態度」。現在有很多的學生,在學校根本就是在混學分、拿文憑。筆者曾經訪問過台灣幾所著名的技專學校所培育出來的學生,訪談他們在校的休閒、唸書、報告…的時間分配,結果是幾乎有八成將時間花在娛樂、網路遊戲、聊天或自認為無意義的事情上; 唸書基本上只有在考前或報告前才”不得不”做的功課。就算是”不得不做”的功課,”英語”也僅佔其中一小部分罷了。也就是說,英語被學生認真碰到的部分只有20%裡的7~8%而已。中國字的文章都不太想閱讀了,更遑論英文了。這樣的求學態度,如何去應付英語?
第三:「英文原文書及相關課程過少。」筆者二年前從大學畢業,每當教授要使用原文書上課時,學生的反應就是”極不願意”,不然就是”批評教授”。在抵抗無效之後,就只能默默接受,於是開始左右商量,分配誰翻譯哪裡; 更甚者,尋求學長姐是否有中文譯本可供他們直接吸收。
筆者有一次聽說,教授要學生用英文寫問答題,結果全班串通好,一律以中文作答,這麼一來, 教授寡不敵眾,又何奈呢?是要全班都錯?還是通容他們一次?
筆者要強調的並不是政策不好,而是應該從技專體系的課程規劃,教材分析、教學示範著手; 而在全球化的風氣使然下,技專生應有自覺的能力,不應該再沈淪下去了。
- Apr 19 Wed 2006 09:16
「90%技專生,初級英檢陣亡」回應文章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