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指考公民,可行嗎?
教育部有意將公民考科列為九八年大學指考科目,家長、教師、學生三方各執不同意見,筆者想略提淺見,就教於先進。
公民在國小課程當中,即是人格道德、家庭倫理、生活素養; 至國中接觸社會脈動; 至高中關心國家,與世界接軌; 而這三階段不外乎是具備了由內而外,由個人擴及他人的作用,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由於社會的不斷變化,在進入民主化、現代化的同時,使我們的中學生得慢慢接觸政治、經濟、社會、法律層面的知識。
若談民主教育、家庭教育,其基礎應該是在小學階段養成,或是在家裡環境與他人的互動中潛移默化逐步養成,而非透過指考的方式來增加學生對人格啟發的重視。筆試固然能使學生對於法條、理論、社會學名詞及概念有進一步的背誦知識,但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執行,仍是一回事。
公民講求的是法治、民主、倫理素養,這些觀念應該是融入在各個課程當中(在國中小則應落實於各領域中),而非單獨成為學科; 若要成為學科,也應該注意不能將此學科流於制式化,或讓考試領導教學。公民課的上課方式應該是多元化,舉凡電影欣賞、時事探討、辯論、角色扮演等,以別於主要學科課本的套裝系統。若是公民仍脫離不了考試,那教改所談的”培養學生多元能力”仍是空談。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在教改十年當中,補習班增加了5.5倍,原本以”減輕學生負擔”為美意的教改,在長時間內成了泡影。若是公民一科亦成了指考科目,筆者認為補習班的成長倍數勢必會增至六、七倍(目前全國補習班數量約為一萬四仟多家)。除了課業壓力外,而在學生承受的外在壓力亦會增加,屆時有關自殺、憂鬱傾向的學生數也絕對不少,而這些額外的社會成本也是教育工作者應該關心的。
有大學指出,因為大學設有法律、政治、社會系,故應該將高中公民課程列為基礎科目,使其能銜接大學的專業科目。但是,不就讀這些系的學生,也應該唸得如此精細嗎?若是依「指考考科的設定是為和大學要唸的科系相連結,即應該具備某些能力」的話,那指考是否要加考電腦知識、上機測試?因為大學有資訊系!指考是否加考體育?因為有體育系!但是現在的指考科目與此目的不符,根本是濫用這個機制。以台大戲劇系為例,每科成績都算; 戲劇和數學有關嗎?說實在話,台大還是要找五科通通俱全的優質生。
為了因應指考考公民,而教師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教育部有鑑於此,已委託幾所大學開設學分班,並研擬配套措施。如此一來,去上學分班的老師,壓力一定會大增; 因為他所接受到的知識,是在”學生有考試壓力”的情況之下所汲取的,而不是出自內在自發性的動機。其實,到頭來,我們應該去思考:既然會有”師資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那是表示我們現階段的公民課程的老師都是”應付”的嗎?為何國、英、數等主科的教師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呢?
學生目前的課業壓力,眾人皆知,但報導有關加考公民的數據是「87%高中贊成」,究竟是學生贊同嗎?或是老師主任的意見?攸關學生前途的大考,應該是徵詢學生、家長、教育人員的意見才是。筆者希望教育部與大考中心能重視這個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