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治國之道,民意仍為優先考量
漲!漲!漲!生活費漲、油價漲,什麼都漲,就唯獨薪水沒有漲。當一群民眾三不五時為的是躲債而帶著妻小燒炭自殺、當一群人為了討生活不擇手段,偷搶奪劫樣樣都來時,政府仍視漲價為理所當然,莫菅人命,究竟治國之道是要以民意為依歸,還是一切官員做主?站在一般公民的角度來看,當然希望以民意為優先考量,只是民意的聲音如何被國家採納?如何看到一股進步的公眾力量?如何改善政治亂象叢生、是非不明的現象?仍是公共關心的議題。
國家花費大筆經費購武器,名為保衛國家,充實國力,到底是保衛誰?許多人都還沒享受到國家保衛就已被龐大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了。政治是政府管理眾人之事,每個人都無法擺脫政府的支配,但是台灣的人民,卻往往缺乏公眾的力量,尤其是在步入現在社會的台灣,更不能放任政府,讓官員成為拉選票的惡習。
每個公民都要有正確的知識觀,知識的正確會隨著時光的流轉,把我們的公民意識帶到更高的境界; 但是政治的正確會隨著政權的移轉而消失。政府、公眾與個人就好比是社會的拼盤,個人的力量無法影響大局,必須透過好幾個個人,去彙集多方的意見,共同凝聚達成一個共識,即可形成公眾團體,形成推動社會的理性力量,用來督促政府所擬定的政策。
公民論述是公眾意識的基礎,任何的議題勢必應該經過公共論述與參與的論辯,才決定政事。基於種種考量,筆者認為治國之道應該以民意做為依歸才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