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靈點滴觀後心得及感想
「不在意他人眼光,勇敢做自己,成功就是你的…」。記得這是大學時,同學在我生日時送給我這樣的一句話。那時,我想了很久,為什麼他要送給我這樣嚴肅的一句話?我思索了二天仍然想不出一個答案,他告訴我:「你不就這樣嗎?」。的確,今天在看完這部片子之後,這樣子的想法,仍然浮現在我眼前…
片中男主角漢特派奇在少年的時候,因為患有憂鬱症所以住進精神療育院,在院中,他看到許多和他類似的病人,也從他們身上看到他自己的影子,於是他發誓,他在出院後便立志要當醫生,也因此進入一所醫學院就讀。他不但資賦優異,而且在醫學院的成績非常突兀,可是他卻極力反對傳統醫界那種有距離、居上位卻不近人情的官僚態度。因此他整天都穿著奇裝異服,有時候會用院內的醫療用品妝扮成小丑,或是打扮成大猩猩,甚至還有一次為了替一位年老病人實現夢想,他還在游泳池放滿麵條,讓這名病人如願地在麵湯裡游泳。因為他始終相信歡笑就是最好的處方,笑能醫百病,同時也能帶給病人歡樂和希望,為了達到這樣子的醫療效果,他可說是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最後還到山區蓋了一所「健康醫院」,目的就是要讓病人能在世外桃源中,釋放痛苦,解放自己。可是他這種不符合傳統醫界的思想作為,卻被院長視為眼中釘,並且威脅要他退學,漢特派奇受不了這種保守思想,也不斷遭質疑與約談,不過他仍堅持自己的做法,關懷病人、以病人為重的理念,和傳統的勢力周旋到底,最後終於成功地拿到醫科學位,在畢業後成立一個「健康中心」,徹底實踐他的理念,為病人建立一個充滿關懷和歡笑的醫療環境。
從當中檢視我們的教育,不也應該如此嗎?「不在意他人眼光」:我們總是教導小朋友要循著一致性來走,一旦你的處事態度和他人不一樣,你就是錯的!你是叛離眾道的!於是我們總是做著大家都一樣的事,無法激發出小朋友有創意的思考。曾經看過侯文詠的一本小說,裡面有描述到學校考卷所出的這樣的問題:「下面哪個動物的叫聲最好聽?A鳥B狗C貓,請選擇適當的答案。」侯文詠的小孩回答「C」因為他家剛好有養貓,每天總是聽著貓叫聲就像談心訴苦一樣,所以覺得格外悅耳,但隔天對答案的時候,老師說答案是「A」,因為「課本上提到小鳥吱吱在樹頭上唱歌…」。我看到這樣的答案,差點沒昏倒~~為什麼侯文詠的答案不對?為什麼課文才是正確的?為什麼連老師都限制住了小朋友的思考?這樣子怎麼談創造力與水平思考?…為什麼在醫院當中,擁有替病人治療病痛的一套方法不對…?為什麼衍生出來的一致性總是對的呢?
我們不應該躲在一致性的背後,那是可怕的!那代表你做的就是你的伙伴所做的,也就是對就一起對,錯就一起錯; 你是沒有主見的!或許你發展出自己的行為模式,旁人會對你竊竊私語,瞧不起你,因為這不屬於我們「次級團體」的文化,你如果這麼想的話,代表你太在意他人的眼光了。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我會鼓勵學生天馬行空的想像,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想法,就像醫生一樣,發展出自己最成功的醫療模式。只要合理,沒有什麼是行不通的,的確,小朋友的作業不是用文字寫,而是用畫圖的表示,只要在允許的範圍,何嘗不可呢?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蘊育在學生身上的,應該像生活一樣多釆多姿,而不是傳統型的標準均一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