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雄美濃龍肚國小因為「穀子、穀子」一紀錄片,而紅透半邊天; 而在同時,雲嘉南地區的農田卻因休耕的問題,而大量爆發「蟲蟲危機」,對於同樣是以農業為主的南台灣,卻肩負著不同的命運。
農業,曾是台灣四○年代抗起經濟命脈的產業,隨著社會的日益變遷以及產業結構的移轉,農業的重要性己大不如前,再加上政府對於農業政策的不積極(尤以休耕政策的失當為最)和農業主要是「看天吃飯」,因此能否順利豐收,常不能有十足的把握。但對於這些良田被蟲蟲大軍入侵,的確也突顯出休耕農民未盡好照顧農田的責任。
政府為了因應加入WTO而推動休耕政策,每年到了七、八月,全國休耕田地裡開始種起農委會鼓勵的綠肥作物(大豆、田菁等),但許多農民因官方宣導不力而不知有此項政策,就算知道也因為會增加額外成本而不執行防治,因此幾乎年年均上演蟲蟲危機的命運。
而農民為了免除蟲蟲的大量侵襲,最常見的方式便是加倍噴灑農藥,但長久下來的結果就是對環境造成莫大的傷害,也對土壤及農作物產生農藥的殘留物,對人體勢必產生更負面的影響。但噴灑農藥畢竟是治標的作法,農藥用再多也殺不完這些蟲蟲,而且,這些蟲一旦對農藥產生抗藥性,就得發明另外毒性更強的農藥來對付,倘若最後農業淪落到這種情況的話,真的可說是「人蟲交戰」了。而且農業試驗所也大膽預測,若放任人蟲大戰不管的話, 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是農產業界上的一大浩劫。
因此最治本的方法,應該是農委會強制下令無配合定期翻耕或是有效處理蟲害的農民,將不發予休耕補助金,以期藉由重罰達到防蟲效果,否則農業的人禍命運動會永不止息的延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