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只是看報  

這幾年,我特別專情於讀報紙,不只是看報、瀏覽、翻閱,而是紮紮實實地精讀、記誦、思考大部分的新聞; 這種閱讀方式的提昇,也反應在知識質量的提昇之上; 從大報小報,成人報兒童報,每一份報紙的內容,都十足帶領我走進不同的思考方式,進入不同的探索空間。

    我承認已經達到「成痴」的階段,像詩人不寫詩的痛楚與畫家不作畫的矛盾一般,儘管我只是凡夫俗子,也或多或少,算有些榮幸,沾上這點癮。楊照先生說,許多人會忙到沒時間唸書,但不會忙到沒時間洗澡,因為洗澡夠重要!他自己說,他不曾忙到沒時間看報看書,因為這夠重要。這種讀書讀報的閱讀境界,儼然已達爐火純青的地步。

    早上醒來,先聽一段整點新聞,等待派報大哥送來的報紙,他知道我有晨讀的習慣,特地改變送報路線,在我起床之前,便已悄悄丟了一份報紙,在窗台。我的閱報模式,先瀏覽前幾版大新聞,再找到有興趣的幾則,持續閱讀下去,並記錄重大事件、某人說的話、美言佳句,讀完一則之後,便思考自己的觀點,進而為文投書; 一來訓練思考的能力,二來掌握全世界的第一手資訊,三來磨鍊自己的文筆; 儘管屢遭退稿,或者罐頭式的抱歉不擬採用,或是特地指出文章的盲點。數十寒暑,如涓滴成河,如積土成塔,所獲益的,絕非僅只是稿費、名氣,而是更充份的知識累積與閱讀的寬闊視野。

    閱讀報紙的每一則新聞,看似單一事件,然,其實有許多的新聞面向,值得推敲與延伸; 最近的曾雅妮LPGA大賽,便可以思考妮妮的光榮、觀眾的觀賽素質、對手間的態度,乃至高爾夫球賽的規則、運動風氣、選手培訓的環境,只是看我們如何去轉化、運思罷了。

    我們好幾位讀報的人士,都會死忠地向圖書館報到,然後盤據一個上午、下午、晚上,讀完所有的報紙,才甘罷休。有的拿著放大鏡,有的如讀經書一般一指一念一壓,有的隨手紀錄,有的拿去影印,有的一次拿二份相互比較,有的拿兒童報唸給孩子聽; 讀報看似單純的行為,但這種單純的背後,其實也深藏許多眾生相。

    不同年齡層對於讀報也有相當大的落差。大抵而言,二十歲以下的屬關注影劇焦點,其中絕大多數的男生又以體壇賽事最為首選; 青年乃至中年,乃關心經濟、股票、金融、投資的趨勢走向,這一年齡層的女性,多偏重於副刊、居家、飲食、旅遊,另男生多重於社論、政治; 稍長者,男性亦關心政治,立場分明,稍有理念不合,便易滋生口角,女性亦關心健康生活,舉凡養生餐、健身操等。當然,以上純屬概略分際,以及個人之以偏概全,如同辦報理念的個別差異,不同的閱讀者,也存在閱讀者的個體差異。

    大致而言,我仍鍾愛於讀報;報紙物美價廉,一本書的價錢約莫一個月的報紙份數,報紙版面眾多,幾乎應有盡有,所有的內容都跟著時代在走。或許,出版業者,除了面對電子書佔據了市場、看書買書的人口減少之外,還會對只看報不看書的人,發出一些慨嘆吧!

    這種看報晉升到讀報的態度,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著相同的理想; 一報在手,任意抽取幾個版面,可以批判、嚴肅探討; 可以感性、慢讀品嚐; 可以輕鬆、開懷大笑; 一字一字慢慢研讀、筆耕,聞聞報紙的墨水味,也聞聞這個世界的氣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