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語文知識的輸入與輸出

我們常說學生因為閱讀量(輸入)不夠,所以表達出來(輸出)的東西乏善可陳; 在這幾年的語文教育中,我們看到許多第一線的老師,費盡心力地教導學生成語、俗語、詩詞、三字經、弟子規等,這樣確實讓學童的「輸入」有相當的量,但是筆者也發現一個現象,那便是學童不知該如何將這些語文能力「輸出」。
就筆者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可能「記憶」了許多成語,如教師說:「朝三」,學生即可說出「暮四」; 教師說:「龍飛」,學生即可說出「鳳舞」; 教師說:「忍一時風平浪靜」,學童亦可接出下文。然而,當教師沒有刻意去設計這些語文動機讓學童去活用的時候,大多數的學童僅是單純的記誦,無法表現出真正的語文能力。因此,語文的能力就如同「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一般,必須經常「輸出」,才能越磨越靈光,越用越得心應手。
其實在國語課堂中,就應該讓學童有大量輸出的機會,並鼓勵勇於表達自身的語文知識。如課文的圈詞是「服務」,就可讓學童造出「有成語」的造句,甚至是有「諺語、引用法、含有人物、含有書名…等」的造句,必能讓學童的造句更有深度; 若個人的能力有限,亦可採取小組討論的方式,讓組員可以翻閱相關的補充教材,透過獎勵、同儕互動,必能提高語文學習的興緻與能力。
最常見的「成語接龍」,也可以讓學生腦力激盪,想出曾經記憶過的成語,成語第一個字可以是同音字,也可以是破音字、近音字,也可以接出「詩詞、俗諺」(真相大白-白日依山盡),規則由各班自行訂定。
教師也可以讓各組找出有動物(羊入虎口)、植物(花天酒地)、數字(三姑六婆)、方位(東施效顰)、人物(曾參殺人)、顏色(燈紅酒綠)的成語,目的也是「輸出」成語的量; 或是教師說出「月」字,讓學生寫出含有「月字」(月下老人、風花雪月、披星戴月、閉月羞花)的成語; 教師說出「人物」,讓學生找出可以形容人的成語(玉樹臨風、風度翩翩、虎背熊腰、亭亭玉立、眉清目秀…等)。
在作文方面,大多數的老師都會要求必須寫有二個(以上)的成語,或是引用名言錦句,這些都可以提昇學童「輸出」的能力。教師也可以事先準備與題目相關的成語、俗諺,抄在黑板上,讓學生可以自由活用於作文,如「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大」、「宰相肚裡能撐船」、「有容乃大」,作文題目即訂為「包容」。
教師亦可讓學童書寫小日記,每天紀錄一則今天值得記錄的事,並且融入成語、修辭、俗諺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作業,都可以讓學童逐步輸出語文知識,提昇語文能力。
倘若一個學童滿腹經綸,但卻不知如何善加活用,充其是只是一本「安靜的百科全書」罷了; 我們的語文教育希望學童能夠像會主動吐露訊息的小博士、會應用各種知識的機器人,除了能源源不絕地輸入,也能生生不息地輸出,如此一來,才是「活」的語文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