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顧這幾年的教學生涯,最常面臨的便是家長給老師及孩子的壓力,為了迎合現代教育學派所謂的「減壓、快樂學習」,我只能像三明治一般,往往順了教育部的姑意,逆了家長的嫂意。
在教育現場,為了讓孩子減輕壓力,我只能將考試的標準降低、作業的表現放寬、日常生活水平放鬆,但又擔心這樣子的結果,可能讓學生的競爭力大為降低; 有時我也嘗試以活潑、創新的教法,帶給孩子同樣的知識,有時候也試著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式,面對學生的錯誤; 祇擔心,萬一給孩子一點壓力,孩子又叫苦連天,又或家長開始責怪師沒有愛心、標準太嚴苛; 有時候,甚至連責罵孩子,都擔心自己是否違背了教育部所制訂的教育理念。
真正的壓力,是來自於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只要能動動腦筋,隨機應變,壓力都能化為助力的。有時,看到孩子連上好幾節的室內課,或是連續好幾節考試,我總想帶他們到戶外去走走,或是相互按摩說笑,甚至是發呆,只是希望能減輕他們的壓力。又擔心他們作業過多,補習太晚,影響睡眠時間,我也調整讓孩子在學校寫完「家庭」作業,也盡量少出一些「非必要」的作業及親子共寫的作業。
有時候,我也擔心,孩子沒有壓力,能不能適應往後的人生?我也擔心,沒有壓力是否讓孩子的生命永遠都只是一帆風順?我只是一個第一線的老師,沒有力量改變大環境,但我想讓教育部知道,請您告訴第一線的老師,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 而不是一只公文,一只書包減重、壓力減輕、快樂學習、友善校園、正向管教; 畢竟,大環境(考試、升學制度、家長觀念)不允許,我們做再多也是枉然。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