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一般教育類 (38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羅文嘉主委有感於偏鄉地方英語能力普遍不足,故一手催生新屋鄉立圖書館的設立,並積極尋求軟硬體與師資的資源,希望能提昇弱勢學童的英語能力。實施了一年,看見學童不再害怕英語,且人數亦有攀昇的趨勢,頗讓人感到欣慰。

    台灣學童的英語能力,一直都是呈現雙峰現象,程度好的,想盡辦法更精進,程度差的,碰到英語就沒輒; 長期下來的結果,即導致整體英語差距日益顯著; 而在師資方面,這幾年來,正式教師的短缺,進到學校的英語教師大多是兼任或者代課,一年一聘,在教學上往往無法順利銜接,不論是課程進度,或是教師教法,都易讓學生難以適應。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年兒童節恢復放假,也因此而引發是否要出作業、考試的問題; 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只要老師來把關就好了,何必動用到市長、部長的力量呢?「殺雞焉用牛刀」,也就是說,這個問題有這麼嚴重嗎?多寫作業,孩子的功課會因此而突飛猛進嗎?沒出作業,又會因此而一落千丈嗎?

   目前小學生的作業量,除非有較特殊的作業,否則一般而言,在一小時之內可以完成; 那麼在連續三天的假期內,連撥一個小時都沒辦法做到嗎?如果這三天真的要連續出遠門而沒空寫作業的話,請父母知會導師一下,相信大多數的老師也都會合情合理,擇寬以待吧? 如果站在不用寫作業的立場,也真的無可厚非,就拿平常孩子可能一、二天的請假,天災假、課程因故沒上到,甚至長到寒假、暑假,不都可能在作業的安排上有別於平常上課日嗎?寒暑假少說也有「三天以上」是沒有派作業、考試的,孩子有因為這樣,而開學跟不上嗎?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還沒當老師之前,總天真的以為,每天可以和小朋友玩,是最開心不過的事了; 直到當上老師之後,才發現,因為課務過於繁忙,所以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和孩子好好相處。

    以筆者任教的班級為例,每天大概都有三項作業,也就是說,每節下課都必須改完一項,再加上聯絡簿,早上四節下課剛好用完; 尤其有時候要個別指導、雜務處理的時候,跟本是一個人當二個人用; 有時候遇到學校行政交代的任務,又必須臨時配合,長期下來的結果,幾乎沒有下課時可言,唯有科任課,才是我們身為班導的「天堂」。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某 國小的 老師,因為看見學童互玩生殖器官,憤而摑掌數下導致身心受創,令許多師長看了不勝唏噓。

    我們都知道,每一階段的孩子對性都會有好奇感,而這種好奇,對於小二的學童來說,有時並非因為「性」而引起的,而僅僅是單純的好玩罷了。在實驗上,我們看到嬰兒期的孩子曾有過自慰的現象,到了國小時,也曾「比較大小」,到中學,更是經常將性掛在嘴邊,這是每一個時期的孩子對於生殖器都有不同的好奇,對於名稱也有不同的解讀,這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而過度阻礙其成長應有的現象; 而今天,活生生出現在教學現場,其實教師應把握機會教育,適時告訴孩子這是「隱私」,如何自保,而不是視為「羞恥」,以體罰來解決這一切。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報載某高中女名校學生,在升完旗後「集體脫褲」抗議,以表達對制服校規的不滿,對此,筆者想談談個人的看法。

    在民主時代,我們希望給學子一個開放、自由的空間,本來就不應強制對學生的服裝予以太嚴格與太強制的規定,何況現在經解除禁了,對於服裝的要求也漸漸寬鬆,若學校教師、教官再對學生的外在嚴格管束的話,反而跟不上時代潮流。但是,筆者並不是鼓勵學生可以奇裝異服,蓬頭垢面,而是在合理合情的服裝表現上,都應給予尊重; 而針對高中生的半成熟想法,也應該審慎聆聽,否則,命令式、僵化式的上對下要求,當然會引起強烈反彈。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考放榜,最令我們感動的是一位滿級分的建中生, 他的雙親都在賣蔥油餅,平日無法給予課業上的幫助, 但卻用大量的時間和心神去陪他們。父親說,他因為只有高中學歷, 所以深知讀書的重要,所以願意大老遠搭車幫孩子買書、 撥空去聽演講,而令父親欣慰的是, 兩個建中的孩子都沒有令父母失望,除了學校的表現外,更在課餘、 放學後到攤位上幫忙,多麼可貴!

    許多人都覺得「教育」就該是「學校」的事,其實「家庭」 才是孕育人格養成的地方; 小康的家庭其實是可以創造富有的心靈的。而同一天, 我還看到一幅漫畫,畫著打麻將的父母,嘴上唸著:「錢也給了, 補習班也上了,怎麼考這樣」,多麼諷刺、強烈的對比, 殊不知錢和補習並不是萬能的。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多親職教育的文章,告訴我們必以「愛、耐心」 來陪伴孩子; 我不反對這是可以讓孩子快樂學習、成長的方式之一; 但有時候,好言好語卻屢勸不聽,或是事情太多太煩,心一急時, 真的很難以「愛、耐心」來帶他們。我告訴自己, 最有大愛的耶穌基督,都曾經生過氣了, 最有教育理念的孔子也曾經以梃杖懲戒過學生, 修佛的人也都或多或少動過怒氣; 平凡如我們的師長們,真的要求我們完全以「愛、耐心」 來教育孩子,簡直如「『零』體罰」一般,確實「太超過了」。

    其實我算是脾氣很好,情緒管理也算不錯的「好好先生」, 但是有時學生作業連續不寫,態度依舊散漫; 或者校務一多,學生又「白目」、無法理解老師的苦心時, 實在很想給他們一點「顏色瞧瞧」,可別說我太沒耐性了!

    對於孩子的管教,教育學告訴我們,應該投入八成的正面鼓勵, 一成的負面懲罰,剩下的一成即為灰色地帶, 而這個灰色的模糊地帶,就是由師長靠智慧與理念來落實教養方式, 再配合孩子可以接受的管教方法; 我想,若只是一味以「愛和耐心」來對待孩子,可能只會累了自己, 也無法讓孩子體認到社會的現實面吧!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考放榜,最令我們感動的是一位滿級分的建中生,他的雙親都在賣蔥油餅,平日無法給予課業上的幫助,但卻用大量的時間和心神去陪他們。父親說,他因為只有高中學歷,所以深知讀書的重要,所以願意大老遠搭車幫孩子買書、撥空去聽演講,而令父親欣慰的是,兩個建中的孩子都沒有令父母失望,除了學校的表現外,更在課餘、放學後到攤位上幫忙,多麼可貴!

    許多人都覺得「教育」就該是「學校」的事,其實「家庭」才是孕育人格養成的地方; 小康的家庭其實是可以創造富有的心靈的。而同一天,我還看到一幅漫畫,畫著打麻將的父母,嘴上唸著:「錢也給了,補習班也上了,怎麼考這樣」,多麼諷刺、強烈的對比,殊不知錢和補習並不是萬能的。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改孩子的寒假作業,有一題國語的造句:「表現」,孩子造的句子是這樣子的:「我們這次的棒球比賽氣勢,真是福虎生豐呀!」,一看到孩子寫「福虎生豐」就知道他們是受到媒體大量報導的影響了。「福虎生豐」原來的成語應該是「虎虎生風」,而因為虎年的關係,所以借用相似音及義來表達其內涵,使其活潑、有雙重意思,這樣的修辭方式,我們稱之為「雙關修辭」; 在語文的學習上,本是美意,有聯想、俏皮之用,尤其在廣告招牌、標語設計上更能吸引眾人的目光,而發出會心的一笑; 但是太過於濫用,也常會造成積非成是,或是讓不甚明瞭此意的人誤用; 我想,造句中出現的「福虎生豐」應該就是一例。

    在二年前,我有一個學生就真的將當時最紅的祝福語「鼠來寶」當作「數來寶」來運用,寫出「我喜歡上國語課,因為可以看相聲、聽故事、唱鼠來寶…」的句子,也確實是聽覺、視覺上的混淆。在教學上,我們可以適時地告訴孩子什麼是雙關,如「飛『髮』走『絲』」可以是理髮店的招牌; 「『煎茶』院」是賣茶飲的; 「『石』來運轉」是花蓮石雕節的主題…; 但是過多的廣告與視覺意象往往會造成幼小孩子無法判斷,進而影響其學習的正確性,若因此而誤用更是貽笑大方; 建議現在開學後,老師能夠趕緊告訴孩子「福虎生豐」的原義及其雙關的借用方式,才不致於又混淆了學習。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日拜讀 廖經庭 博士生所提的實習教師一文,筆者深有同感。台灣的教育實習制度一改再改:民國89年以前有「代課抵實習」的制度,即實習時就開始帶班,每個月還有上萬元的津貼; 90~94年師範體系畢業的,則需再實習一年,每個月有八千元的津貼,實習合格即有教師證,需憑教師證參加各地的教師甄試; 民國95年,界於新制與舊制間,可選擇實習一年,或是實習半年; 96到現在,需實習半年,不但沒有八千元,還需自掏腰包繳學分費,半年後需考「教師檢定資格考」,考過才有教師證,再憑教師證參加教甄。實習制度的一改再改,也多少和該篇文章所提到的「少子化」有某種程度上的關連; 其實也是因應師資飽和、師資素質、師培機構轉型所做的策略。

筆者是93年師範體系畢業的,當時教師甄試已經非常競爭,錄取率幾乎不到5%,尤其國小情況更是雪上加霜,公費生還好(實習完馬上分發,保障就業),自費生就必須一邊實習,一邊讀書; 有時遇到好的輔導老師、行政人員較通人情的,可以有多一點的時間讓你讀書,但是差一點的,就只有「打雜」了,包括影印、跑腿等雜務,甚至還充當清潔工; 原本是要實習的,卻變成「做工」的,「好心」的老師還會消遣你:「實習必須面面俱倒,才能在應考時展現你有多元的超能力」。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府有意砸下重金,補助中小學生參觀藝文表演,這樣的計劃,確實可以讓學生更進一步接觸藝文美學的薰陶,也可以帶動藝文團體的發展,更可以為台灣藝術產業紮根,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筆者身為第一線教師,也想對此提出一些看法。

    首先,吾人對於藝術表演,往往太侷限於專業人士的展現,卻忽略了給小型團體,甚至中小學生、大學生機會。其實,教過小孩子的人大概都明瞭,能夠引發孩子表演慾以欣賞動機的,非要知名的大團體不可,而是可以引起共鳴的中小學生、大學生或是符合他們生活經驗的人; 而在中小學階段,只是在培養愛藝文的心,其實「殺雞焉用牛刀」,不妨讓大學生、中小學生組隊演出,而且以所屬的區域為主,如花蓮的大專院校負責帶領花蓮的中小學,宜蘭的大學則帶領宜蘭區的民眾,如此一來,交通費省了不少,讓大學有表演的機會,也給予補助或表演時數,相信一定能刺激藝術文化。簡而言之,紙風車、果陀、雲門等團體固然能吸引許多民眾前往觀賞,但國中小、大專所演出的戲碼、音樂會同樣能達到藝文刺激的效果,我們不是要培養專業的演員、藝術家,其實後者就夠了。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提昇學生的游泳能力,教育部有意在十二年內,改建與新建三百座泳池,並積極推出全民游泳的計畫,對此,身為游泳班導師的我,想提出一些看法。

    首先,建議未來要興建的泳池都可以蓋在室內,且以溫水為主。目前國中小上游泳課,幾乎都是在三到六月及九、十月,剩下的月份通常都是安排其他體育課程,若強調溫水的話,則一年四季都可下水,不不會造成空間閒置,更可以長期吸收學校以外的人士進場游泳,至於門票的費用、或是學校、民間經營管理的問題等細節則可以再進一步考量。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筆者已連續擔任三年的桌球、游泳班導師,對於學生長期集訓及比賽的經驗,想提出個人看法,並與有意讓孩子報考體育班的家長一些意見。

    在我的班級中,他們在三年級即進入體育班,初步為試探階段,即大概瞭解何謂體育班,競賽也以經驗交流為主;四年級為摸索階段,練了一年的體育之後,大概清楚自己能否符合教練及專訓的要求,「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到了五六年級,則為志向確立階段,比賽開始追求成績,必須傳承良好風氣給學弟妹,也為升上國中的體能與體育班考試做準備。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又逢許多中小學紛紛辦理校慶的日子,各級學校為了展現求新求變的熱鬧氣氛,紛紛辦起許多別出新裁,又結合教育、運動、趣味性的活動。今天受邀參加某國小的校慶遲動會,小學生的熱情與師長們的精心款待,令人留下深刻的記憶!但就在這美好的記憶中,我卻看到一場叫人不敢恭維的比賽項目。

    這是某年段的趣味競賽,內容是參賽者必須坐上輪椅,分成六組進行,每組大概二十人,比賽誰移動輪椅的速度最快。一開始活動還蠻順利,參賽者也費盡心力地轉動輪子,讓輪椅得以慢慢前進; 但是因為坐上輪椅在草坪上移動的速度實在太慢,所以在場的民眾開始發出噓聲,當然也有部分的民眾認同身障者的處境; 不料,此刻開始有些隊伍「推輪椅」,讓移動的速度加快,各組也紛紛模仿,於是原本的「體驗活動」瞬間變成「推輪椅賽跑比賽」; 因為現場紛亂,裁判老師也束手無策,只好任由活動繼續進行; 更誇張的是,結束之後,竟然有學生推起輪椅,玩起「碰碰車」的活動。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qbvj
  • 請輸入密碼: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qbvj
  • 請輸入密碼:

對未來教育趨勢的省思

壹、世界瞬息萬變,以智慧與視野來省思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報載,小學學童肥胖比例日益增高,不論對於健康或是國力,都是一大隱憂。

   其實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其來有自; 只要走一趟校園,放學後再觀察學生的時間分配,假日再觀察學生的作息,就約略可看出端倪。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莫拉克颱風創下了台灣五十年來的水量紀錄,也造成台灣南部嚴重的財產與人命損失; 每每品憶起這一刻,總令人不禁捏一把冷汗。回首十年前九二一大地震,也同樣在中部地區造成難以平息的災情,數萬條人命毀於一旦,對許多有家歸不得或是無家可歸無人可依的親友們,情何以堪。

    有鑑於此,教育之士遂提出台灣需要有一套正確、有系統的防災教育課程,以便因應這一類的「不速之客」; 尤其在台灣,地狹人稠,又位居中低緯度的海島型國家,四面環海,每當夏總有熱帶性低氣壓侵台; 島中又有高山 形成山震型的島國,隨時有土石流、山崩的危機; 再加上台灣東側有   版塊,隨時可能擠壓而造成地震…。總總自然因素導致台灣是一個天然災首不斷的島嶼,無從預知也無法準確掌握其嚴重性,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確實做好防災教育與防災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興趣培養,由面到點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