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教育趨勢的省思

壹、世界瞬息萬變,以智慧與視野來省思

五百年前,哥倫布相信地圓說,繞行地球航海數次後,發現了新大陸; 五百年後,佛里曼寫了一本專書-<<世界是平的>>,隨後,又寫了一本<<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來闡述世界的變化; 幾十年前,沒有基因改造,沒有奈米、光纖、藍芽…,; 數十年前罹患癌症,也許意謂生活隨即步入消沉,宣告生命即將終止,如今發現標靶治療、光子刀、抗癌食物; 三四○年代的交通,極其不便,由南至北曠日費時,如今高鐵、捷運在城鄉間穿梭,讓一日生活圈儼然成形…。

    生物科技、資訊軟體、醫療行為…等不斷推陳出新,使我們的生活品質逐漸提高,連帶地,也間接影響社會經濟、藝術文明、學術教育等產業。對於未來瞬息萬變的世界,誰能掌握其中,運籌帷幄?誰能胸有成竹地面對?誰能信心滿滿地穩操勝券,甚至放下豪語:「未來世界唯我獨尊!?唯有放寬視野、高瞻遠矚,擁有與國際接軌的觀點及與未來世界連結的胸懷,才能在這樣的趨勢中學得智慧,得到省思。

 

貳、未來的教育趨勢,領導教育潮流

  在未來的世界教育環境中,可能面臨到一些問題,茲列舉如下:

一、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現象

如今小一與小六畢業生的人數差距,亦隨著時間愈來愈大; 根據資料顯示,民國101年,小一入學班級將遽減一萬個班級,勢必衝擊現有的教學環境; 亦即是說,不到十年間,許多高中及大學將面臨裁併或倒閉。二十年後,現在的小一也將二十七歲,即傳統時代的適婚年齡; 但以目前的結婚年齡普遍提高的觀點來看,未來勢必會「更高齡化」,甚至產生更多不婚的男女族群,長期的結果,人口金字塔底層將愈形失衡,結構當愈形不穩; 如此一來,除了四十歲以下的問題逐漸浮現,亦導致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逐漸增加,尤其醫療發達,老年人口延年益壽,未來恐造成更多老人; 而目前平均8.3人照顧一個老年人,未來2025年甚至3.6人照顧一個老人,更長遠之後,恐乏人照顧。

    面對這樣的狀況,在教育裡頭,首先要加強家庭倫理教育,讓子女願意真心付出情感,長期與家人相處; 加強孝順、生命教育、老人福利、老人觀點等教育; 建立社區、家庭、醫療的共構關係,使得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今年十一月初,立法院也三讀通過增加祖父母節,訂於八月的最後一個週日,期許能培養父、子、孫三代的情感。而少子、高齡所帶來的社會與其他衍生的問題,更需由社會福利、社會團體等機構加以重視。

二、環保問題與生態環境

許多研究報告與紀錄片都在在顯示目前的生態環境愈來愈差,國人擁有環境思維與理念的比例亦不高。其實,就這幾年而言,吾人已可明顯感受到氣溫、災害、動植物生長的改變; 氣象學者推估有九成是與人類的破壞行為有關。目前在九年一貫課程當中,也已將環境列入六大議題,有些學校也已著手進行節能減碳的工作、規劃一系列的課程; 有些學校已固定在午餐菜單上列入素食的考量、 獎勵回收乾電池、鼓勵走路與騎單車上下學; 甚至舊有設備更新為綠建築環保建材…等。身為第一線教師的我們,也在講求生態環境的趨勢下,開始認知到: 若未從小就給予紮根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綠色價值」理念,恐怕在未來世界中,遭殃的將是我們這些「地球人」; 許多機構團體,如宗教組織、民間企業、政府單位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紛紛舉辦愛地球、愛物惜物等活動。

我們要孩子知道吹一小時的冷氣可能造成多大的後續效應?多開一輛車,可能造成多少空氣污染?養一頭牛,可能產生多少碳足跡?吃外來食品,可能耗費多少人力、物力、交通運輸?更要讓孩子試想,十年後如果真的夏天高溫不斷,天災人禍瞬間肆虐,汽油燃料攀升,甚至任何東西都可能課環境稅,屆時,我們將如何自處? 甚至想像數十年後,我們的後代子孫上學時,教室不能再開電風扇、午餐不能再「吃到飽」、作業可能不再「寫」而改採「口頭表達」、上課都在戶外以免浪費電…等,甚至學校都可能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消失於無形,上學變成一種奢侈、可欲不可求的「商品」。給予孩子這樣的刺激,與對未來的想像,也許可以讓孩子改變對於生態的想法; 而數十年後,這些現象也可能成真,一語成讖,預言將不再是寓言。

三、創意思維與資訊科技

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主體,現代教育以學生為本位; 現今的師生互動不但顯得活潑、親密,也展現更多的創新與智慧。創意已經是近年來銳不可擋又炙手可熱的趨勢。從「創意」兩字來分析,「創」字即「倉+刀」,即「大腦是創意的倉庫,需要用刀來琢磨」,「意」即「立++心」,即「立在太陽底下的心」,創意需要與眾人分享,不藏私,也不佔為己有。而教師要啟發孩子的創造力,不侷限於現有的藝術人文,舉凡語文、健體,抑或是迦納教授(Howard Gardner,1983)所提的多元智慧理論,當中的邏數、空間、人際、內省都可展現十足的創意。

二十年前,只要平淡生活就可以滿足現實的一切;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如今面對職場上一位難求,面對各國產品以富有創意之姿與新穎別具巧思的風格進口台灣,如果現在的孩子沒有儘早培養創意的潛能,給予揮灑的空間,賦予天馬行空的想像環境,如何面對未來的趨勢與競爭呢?

    而對於資訊,更是不間斷地推陳出新,精益求精,也已成了帶領時代潮流,引領風騷的科技尖兵。二、三年前甫推出的微軟Windows Vista,早已面臨苟延殘喘的命運,微軟遂在今年十月再推出Windows 7,以滿足視覺與觸覺上的需求。不僅電腦,諸如手機、相機、MP4PDA、衛星導航等琳瑯滿目的數位產品,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橫掃市場; 當今的教育若未積極告知孩子資訊的使用、資訊的可能及資訊的趨勢,學生如何因應未來時代的更新與電子符碼的接收?且數年後,未來的遠距教學甚至可能取代學校,成為教育界的新寵; 網路教育甚至可能取代課本; 測驗方式可能改成線上作答…。

四、語言、文化百家爭鳴

現今英語為主要的當家語言,漢字也以後起之秀的流行與漫天鋪地的風潮在世界當道。今日,開放諸多外籍人士來台,也「外銷」許多學生與教授到他國交換留學、工作,讓台灣成了民族與語言的大熔爐。未來,究竟有哪些語言佔優勢呢?以教育及社會變遷的長期發展來看,印尼語、越南語…等都可能以區域性的小範圍,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根據遠見雜誌281期的報導,印尼這幾年來早已以黑馬之姿,闖進了「金磚第五國」的封號,其實力不容小覷! 除了語言外,未來孩子的同學可能有更多是來自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陸等,我們的「國語」課本是否仍能獨尊呢?是否需再編纂「越南語」、「緬甸語」…等?而同儕之間的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等背景的異同,是否需額外增設課程,以適應未來的發展?

參、省思與結語

    未來的生活,猶如一陣陣的風,捉摸不定,看不到也摸不著,但卻隱隱約約地影響著我們! 教育當局能否以更宏觀的視野與更長程的計畫,來為學子們設立良好、優質、健全的未來教育趨向,實在是刻不容緩的! 今天是對的理論,也許經過一夜的實驗,明天就推翻了; 儘管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但是教育永遠需一盞照亮前景又清晰理智的明燈,做為成功施政的藍圖,引領每個孩子向上、向善。唯有身處在時代的洪流中,踏穩教育成長的步伐,方能在未來世界的教育趨勢中拔得頭籌,站得更穩健,立得更紮實!也期勉在民國百年後,我們可以有一套更有遠見、更完善的教育夢想來因應孩子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