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一般教育類 (38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qoonice談…
雖然筆者在補教界服務,若撇開現實的經濟利益不談,個人認為,既然北縣活化課程都考慮讓低年級多上一整天的課,而且也有專家研議將六三三的學制,延伸讓幼稚園的幼童提前進入國小就讀,因此,筆者認為,讓低年級的學童留在學校讀整天的課,也是可以接受的。

    目前許多的低年級學生,中午放學後,就直接到安親班、才藝班報到,休息一下,就馬上進行下午的課程; 根據筆者在補教服務的經驗,目前的課程安排大概有二類,第一類為安親課輔,收費較便宜,但是孩子較沒有興趣,因為課程的內容不外乎國語、數學、閱讀等學校每天都安排的課程,簡單來說,也是「另類的托育性質」; 第二類則為才藝課程,收費較高,舉凡兒童美術、樂器、語文魔法,因為這些才藝課學校較缺乏師資,學校也較少安排,所以學生非常喜歡,相形之下,中低收入的家庭就較無機會報名。

    因此,筆者認為,學校可以在低年級的下午時段,安排有趣的才藝課程,甚至和地方政府結合,敦聘有才藝的優秀師資到學校進行教學,例如魔術、相聲、科學DIT、語文創思等都是很有趣的課程。目前有許多的流浪教師,筆者更認為,他們是一群極優秀、極有創意與活力的一群,更可以透過政府單位的整合,組成一群「教師團」,去支援低年級下午的課程。

    不過,話說回來,國小低年級的專注力時間很短,低年級的老師就應該具備許多「法寶」,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早上上正課,下午變「法寶」,其實也是可行的,因此,小一小二上全天,我舉雙手贊成,前提是要以「有趣」的課程,提昇專注力與趣味性。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監察委員指出,現在有許多女學生為了向林志玲「看齊」,進而紛紛減重、節食,成為名符其實的紙片人。對此,筆者想提出一些淺見。

    在校園中,屬於老師的職責範圍內,不外乎就是宣導一些健康與飲食的政策,比方說,少喝飲料少吃零食、營養午餐不偏食、體育課要多活動、健康的身體與心理的重要…等層面; 但是,一回到家,看著電視上的模特兒大秀身材,就可能連三餐都想省了; 或者,看到減肥用藥廣告,就嘗試服用,如此一來,確實造成不良的後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大報頭版都報導了今年全國孝行獎的消息, 其中最令人動容的得獎者,莫過於新營高工吳祺峰。

吳祺峰先天唇顎裂,無法清楚言語,父母親因為離異無法拉拔他們, 遂由高齡的阿公阿媽照顧長大…,他的坎坷故事絕對不僅如此而已, 只要多留意關於他的新聞,相信一定有更多感人的事蹟。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教師為了落實班級經營,要求學生到超商購物,取得點數,即可 向 老師折抵某些要求。對此,身為國小教師的我,也想提出個人淺見。

    首先,讓學生到超商去累積點數,並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 有些家裡經濟狀況較不好的,根本沒有能力去超商買多餘的東西,更何況是一些零食、飲料等「非生活必需品」。此舉,即類似先前有學校為了募集發票,竟鼓勵學生多到店家消費,以換取榮譽。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各位如果有關心這陣子的教育新聞,不論是國小、 國中乃至高中,其實都有一些蠻重大的變革, 有些甚至已經實行多年,往往大部分的人都認為
:既然已行之有年, 就應該沒什麼錯誤吧!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儘管時代變遷,社會價值多元化,我們的教育仍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核心價值不能動搖的,那便是「傳統教育」的精神。早期常提及的愛清潔、有禮貌、守規矩、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其實所延伸出來的,便是現在重新再提的「十要十不要」。

    傳統教育一直是奠定台灣經濟奇蹟與時代命脈的重要指標,但是,曾幾何時,我們過度講究創新、變革、改造,反而讓傳統的典範被視為老古板,遵守它的便是食古不化,實踐它的便是墨守成規; 這便是在現今校園中,親師生,甚至是祖父母輩的人所產生的代溝與隔閡。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障者的求職

台灣有許多的商家,是為身心障礙者所設立的; 一種是提供合宜舒適的工作環境,讓中輕度的身心障礙者得以工作,甚至重度者也可求職; 另一種是友善的商家,讓前來消費的身心障礙者,能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是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但是其經營的理念、目標、卻不謀而合,都是為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把關,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學習與機會。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對於有七成的學生表示對台灣本土的藝術家不甚瞭解, 其實不是只有美學教育出了問題,而是長期以來, 整體社會結構性與教育價值觀的迷失所造成的。

    首先,我們都存有「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偏差觀念, 認為國外進口的產品,或是喝過洋墨水再回國的人都是比較優秀的, 無形中也造成近日的「小胖現象」和「陳樹菊現象」; 也就是說,必須先經過國外的肯定,台灣才會注意這些人物; 將這樣的論述移植在台灣美學家上, 就產生了國外藝術家優於台灣藝術家的偏差觀念。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部有意推翻從民國十一年實施至今的「六三三」學制,提出國教「五三四」、「五四三」學制的構想,不過,八字都還沒一撇,對此,筆者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事實上,只從目前孩子的早熟、青春期的單一論述做為判斷國中與國小的分野,並不是做為學制改革的客觀依據。在國小的學習環境中,我們要求一群未滿十二歲的孩子,是人際互動、團體生活、日常禮儀、應對進退,甚至可以容許幼稚無知的一再犯錯,背後也都有褓姆般的老師呵護著,出事情也有某種程度上的依靠; 但是,在國中,前述的能力與常規都應被建立在「最基本」的面向之上,也就是說,國中更在乎的是課程內容的難度、教學方法的適應與學習方法的自我掌控,因為這些都是在為「升學」做努力,也藉由自我學習與自我驅策,來達到社會化的過程,這當中的蛻變、獨立、心智轉換,絕非國小學生所能掌握的。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球一哥盧彥勳雖然戰敗喬科維奇,無緣晉級前八強,但是綜觀其表現,也確實令人豎起大姆指; 近幾日報章媒體大篇幅報導盧的成長背景及球賽經歷,不但讓台灣人更瞭解他的表現,更讓世界評論他的角度,從「nobody」變成「somebody」。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他,也確實給我們上了一堂重要的課!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教育講究因材施教與有教無類,個人認為,在實施網路作業的時候,也應該秉持同樣的理念來落實,因此,必須注意到四個大方向:

(一)    因科目不同而有變化:數學強調的是演算、推理,所以在實施時,應該以紙筆為主,電腦為輔; 語文強調的是讀寫的能力,也應該透過大量的實體書與手寫過程,來建構孩子的能力; 但,像音樂美術等,則可以每人一台電腦,播放圖片、音樂、影帶讓孩子收看。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動手練習的重要性

我曾帶過一個孩子,唸到小六了,連自己的姓名都會寫錯,而且他也不是多愚笨的孩子; 因為每次要寫作業、考卷時,他總是只寫「名」不寫「姓」,導致姓「鄭」的他,常常少了「口」字裡的一個橫畫; 我又繼續問他:「你以前的老師或是爸媽都沒有發現嗎?」他說:「以前每次都是貼姓名貼,不然就是蓋姓名章…」。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暑假,試著寫「省思手札」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則新聞同時佔據兩個版面:夏至日白天時間最長,全台關燈一小時,響應愛地球活動; 明年指考基測可望吹冷氣,抒解「烤季」的壓力。對於強調綠色能源與節能減碳的台灣,這無疑是相當矛盾的。

    目前大考中心財務已連年赤字,若要提供冷氣試場,勢必又是一筆龐大的支出; 試想,全台灣多少個試場、多少間教室,所耗費的金錢與能源,非同小可,未來的應考報名費用,勢必調漲,最終仍由考生負擔,不然就是由教育部補助; 金錢事小,耗能的代價才是可觀; 而且是由上級帶頭開冷氣,真不知上樑究竟是正或是歪?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會學上有個名詞,稱為「種樹理論」,意思就是,如果給植物太少水份的時候,它的根只會依照現有的水份來吸收; 如果給予過多的水分,樹根則沒有喘息的空間,日子一久,即會壞死; 如果給予適當的水份,它就可以順利生長,並且在水分充足的時候,可以繼續向下尋找水源,進而往下層扎根。

    同樣的道理,其實很適用在親子的勇氣教育上。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家同教授昨天在一場演講中指出,目前各級學校的畢業典禮, 辦得太「媚俗」了; 對此,想提出個人淺見。

    「媚俗」與否,見仁見智,但確實不是一個多高尚的詞彙。 在教育界我們常提及,因為時空轉換,價值觀改變, 不論是教材設計、教學方式、教育活動、教學評量,都應該要有「 時代性」,而畢業典禮正是「教育活動」的一環, 也理所當應有別於十年前,甚至是威權時代一貫嚴肅、枯躁的作風。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國小時,曾讓他們參加暑期英語營,因為招收的對象沒有年齡、程度的限制,加上是社區辦理,政府有補助,所以費用低廉,導致一大堆家長沒空照顧孩子的,通通往英語營塞。面對程度良莠不齊,學生數又多,老師上課沒輒,只好「另類擺爛」,比方說,畫四十分鐘的畫,然後剩下二十分鐘則簡單地寫上相關的英語單字,一節課就這樣耗掉了; 有些調皮的學生,老師也秉持著愛的教育,怕惹事生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束英語營,辦得鬧哄哄的。

    因為價格低廉,加上老師也和我們家長互動的不錯,所以也沒有特別去挑老師的毛病,反倒是我們幾個家長去說服「那些」家長,能不能管管孩子; 後來,情況好多了; 但是卻又出現另一問題。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府有意將環境教育的課程融入各公私立學校,讓每位師生至少都要修滿四小時,否則將予以處分,對此,筆者想提出個人的看法。

    政府重視環境教育,其立意當然值得肯定,但政府往往喜歡遇到事情時,就以「加課」的方式,硬逼學校、師生不得不配合; 尤其在中小學,更經常得應付各式各樣的課程,常令行政人員措手不及,也讓師生有力不從心之感。舉例來說,發現孩子揮霍成性時,便規定要上「理財教育」; 飲食不均衡時,便要加「營養教育」; 學童安全出問題時,便要增列校園安全、交通安全等課程; 種種「外加式」的課程,常造成教育人員的負擔,更讓排課節數已幾近全滿的九貫課程,增添不少麻煩及課程壓力。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