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報頭版都報導了今年全國孝行獎的消息, 其中最令人動容的得獎者,莫過於新營高工吳祺峰。

吳祺峰先天唇顎裂,無法清楚言語,父母親因為離異無法拉拔他們, 遂由高齡的阿公阿媽照顧長大…,他的坎坷故事絕對不僅如此而已, 只要多留意關於他的新聞,相信一定有更多感人的事蹟。

    「孝順」在這個時代,已經被扭曲了, 許多人認為只要給父母輩吃好的、過好的,就算是盡孝了; 說難聽一點,在功利社會與少子化的世代當中,已經沒有人再去提「 孝」了,更甚者,是由父母親來對子女「盡孝」, 舉凡替子女做牛做馬、讓子女飯來張口茶來伸手、 凡事將他們張羅得盡善盡美,有時不免讓人有角色錯亂的感覺, 究竟這個延續中國五千年來的傳統價值命脈是否還足以支撐倫理系統 ?

    筆者在小學服務,深深發現,越低年級的孩子, 越懂得表現出對父母的禮貌與孝心,比方說, 進到校門一定會向父母再見、講電話時一定彬彬有禮, 對父母必躬必敬,有多數會幫忙做家事、按摩、聊天, 但是這種孝順的行動,到了越高年級反而不復見, 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命令」、「理所當然」, 更別提中學對父母的叛逆與頤指氣使。

    有一次擔任生命教育研習營的講師,我分享的即是「孝道」的精神, 從古代眾所周知的臥冰求鯉、哭竹生筍,乃至現代的孝子; 從三十六孝、二十四孝、孝經等經典再至現代的作品,如繪本<<雨 小孩>><<奶奶慢慢忘記我了>>, 其實就是探討孝道精神與典範的轉移,包括可行性、認知性、 價值性、行動性,也牽涉到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實踐能力」。

   確實,就是「實踐能力。學生一定會在考試時,知道「 回家要幫忙做家事」要「打圈」,可是回到家卻變成「打叉」; 「要說好話做好事來報答父母」要打圈, 但在外的行為卻未必是打圈的。也就是說,類似生命教育的範疇, 諸如道德、尊重、誠實都應該從「理論」昇華為「行動」,從「 概念」變成「行為」; 例如,許多學校會讓學生「背球走路」, 就是要體會母親在懷孕時的辛勞; 坐輪椅、矇眼走路就是體會身障者的不便。

    每一年都會有孝悌楷模、孝行獎以及各種團體所辦的孝順獎項, 我們看到這樣的新聞,只是短暫地報導罷了, 個人以教育工作者的立場看待,認為應該將這樣的事蹟,充份延伸、 大力發揚,舉凡演講、編纂成書,讓每個孩子都知道台灣的「 孝行之光」也是平凡如我們,才能感染給每位學生, 讓孝行精神繼續散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