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奇蹟-飲料店

台灣賣飲料的店,早已到了「攤滿為患」的地步,不論是小攤販,或是頗有裝潢的茶舍、簡餐店,又或是連鎖經營的茶店,從茶類到果汁類,從奶類到雪泡類,從汽水到酒類,從無糖、微糖到全糖,從小杯、大杯再到現在竄紅的胖胖杯,真的是無奇不有,無所不賣。我在鄉下地方工作,光是最主要的街上,就一字排開最起碼有二十家,有招牌的,沒招牌的,有特價的沒特價的,有辣妹的沒辣妹的,高貴不貴的,完完全全充斥著整個鄉內的大街小巷,儼然已經成了全民運動。

    如果說現在要請朋友喝飲料,喝鋁箔包、鐵鋁罐的早就落伍了; 若請小杯、中杯的,又被看成小器; 選默默無名的店家,又被看成沒品味; 現代人,對於口腹的要求,越來越嚴苛,對於解消暑或者休閒的茶飲,也越來越挑剔。

    在我開始接觸杯裝飲料,大約是八○年代後期,當時台灣最流行的飲料就是珍珠奶茶,而且當時沒有所謂的自動封口機,全是採人工塑膠蓋的,店員也不會將奶茶調成紅茶加奶精,而是桶子裡早就配製好「全糖奶茶」了; 因為以前比較沒有健康概念,(換做現在,一大堆飲料有沒有比較有健康概念呢?其實也值得去思考)沒有分什麼少糖、微糖,反正店員怎麼裝,客人就怎麼買。每個人人人手一杯,下層三分之一是一團黑黑又Q的大顆粉圓,一顆一顆順著粗的吸管往上吸,用力一下就跳起一顆珍珠,有趣極了; 有些孩子,還喜歡看一顆顆的珍珠,在吸管中一節一節黑白相間的畫面。

    後來,手搖飲料才慢慢興起,先是木造的小攤子,老闆就在攤位後面,客人要點奶茶,就先在鐵罐裡放一些冰塊,再倒入一些溫熱的紅茶,搖一搖,接著加入少許奶精粉,再搖一搖,然後,打開鐵罐的小蓋子,倒入一些進杯子,接著,再蓋起來,搖一搖,再打開大蓋子,全部倒出來。我也不曉為什麼一杯奶茶的步驟會這麼的繁雜,大概就是手搖、現調的特色、專業形象、噱頭、一種架勢吧。

    這就讓我想到調酒大賽; 調酒師掌起酒瓶,左旋右轉,上拋下丟,前甩後接,最後再倒酒,不僅如此,有些連酒杯都得耍花樣,看到最後,也真的弄不清楚究竟要「喝酒」抑或要「看酒」。

    最近又火紅的紅茶冰,真的在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就攻陷了全台灣,一度懷疑最傳統的紅茶竟然還能在各式飲料充斥的情況下,獨領風騷,專門主打紅茶; 不過,從這些不停蔓延燃燒的情況來看,大概也有不差的營業額吧。

    總之,台灣的茶飲料店確實「蔚為奇觀」,只要小小的十塊,就可以填飽滿腔的熱血; 最後也只能怪台灣天氣熱,買飲料太方便,否則,怎麼會造成這種文化現象的產生呢?

    直到現在,更是興起一股飲料熱,彷彿已成了企業化的經營一樣,包括大家一致公認的頂尖品牌:X嵐、英X藍,又或者清X、藍X鵝、優X、鮮X道…,以及更多更多突然竄出的飲料店,品質與服務當然更講究,連制服、名片、廣告單都看得出其經營的用心與專業。

    那麼,你若問我,我喜歡喝哪一家的飲料,喜歡喝哪一種飲料,喜歡怎麼樣的甜度,喜歡這樣的冰度; 我想,因為太多樣的選擇,反而讓我不知該如何回答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