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在教育講究因材施教與有教無類,個人認為,在實施網路作業的時候,也應該秉持同樣的理念來落實,因此,必須注意到四個大方向:

(一)    因科目不同而有變化:數學強調的是演算、推理,所以在實施時,應該以紙筆為主,電腦為輔; 語文強調的是讀寫的能力,也應該透過大量的實體書與手寫過程,來建構孩子的能力; 但,像音樂美術等,則可以每人一台電腦,播放圖片、音樂、影帶讓孩子收看。

(二)    因地制宜:偏遠國小的學童,未必家裡都有電腦,也未必都有網路可以搜尋資料; 因此,他們的網路作業適合在學校的電腦室完成; 相反的,城區的孩子,資訊密集度高,網路作業的可行性也跟著提高。

(三)    因目的性而有不同:以教師命題而言,手寫出題較快速、容易,減少排板、格式上的問題,但較不美觀。若作業的目的性為海報張貼、講究專業的,則應以電腦為主; 但若強調手感、書寫過程的,則應回歸到傳統。

(四)    因時間性考量:若是安排網路作業,則應儘量選擇六日,或是寒暑假,讓學生有較充份的時間可以利用,當然,也不禁止學童玩遊戲,唯獨應做好時間管理。

    或許有些親師生認為電腦作業比較有趣,但是,懂得教材設計的老師,也能將紙筆作業變得很生動; 為了因應時代潮流,若能謹守以上幾點原則,相信網路作業必能利多於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