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一哥盧彥勳雖然戰敗喬科維奇,無緣晉級前八強,但是綜觀其表現,也確實令人豎起大姆指; 近幾日報章媒體大篇幅報導盧的成長背景及球賽經歷,不但讓台灣人更瞭解他的表現,更讓世界評論他的角度,從「nobody」變成「somebody」。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他,也確實給我們上了一堂重要的課!

    每當我們看到盧彥勳得勝的一刻,他總是泯著嘴,手指指向上天,意即是感謝在天之靈的父親。父親從小給予正當的運動訓練與處事道理,也才有今日的成就; 盧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凡事必須懂得感恩,不能過河拆橋,更不能數典忘祖。有了現在的表現,是經過多少人的提攜?

    其實,我們更看到,盧家小時候是從事養雞業的,經濟狀況應不致於多富裕; 父親每天二、三點就得起床做生意,長期下來,更因此而過度勞累,拖垮身子,最後則由母親一人拉拔長大,盧兄還得身兼父職,負擔家計。可,彥勳感受到了母親和兄長的辛勞,決定要以更亮眼的表現來報答他們。我們常說,英雄不怕出身低,只要肯下功夫,也必能鹹魚翻身,獲得滿堂彩。

    再者,便是盧彥勳愈挫愈勇的精神。他從小就開始「玩」網球,進而「接觸」網球,後來更以卓越的體育成績進入建中,此後就一路往網球之途發展。他打過的場數,不計其數,但不可避免的,便是「輸球」; 然而,他的可貴之處,便在於愈挫愈勇,屢敗屢戰,不斷地想與各國菁英切磋球技,相互較量,從中汲取對手的強項與精湛的技巧; 更曾在倫敦、德國、澳州等地方「拜師學藝」,只為了要彌補挫折,累積實力,一圓世界之冠的夢想。

    盧彥動更有風度翩翩的運動家精神; 每次比賽前後,總會看到他向對手及觀眾致敬,這是對比賽的尊重。尤其看到與喬科維奇「浴血勇戰」結束的那一幕,對手搭著盧的肩膀,誠心祝福他有更好的表現,我在他們的背影中,看到「英有惜英雄,好漢疼好漢」的情誼,這是多麼可貴呀!

    身為運動員,最嚴苛的訓練與不合理的磨鍊,都是必經之路,「不禁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每當看到他們出國為台灣爭光,那種拚命、幹勁,總令人覺得是運動場上最美的畫面。短短的一場賽事,滿滿的欣喜感動,在教室裡醞釀著極有價值的一堂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