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教我們的事
突如其來的海嘯重創日本,讓每個同胞措手不及; 電視台天天播送著直擊畫面,報紙斗大的字眼沈重地勾起九二一的往事,這是給孩子,在教育現場最佳的教材; 從史地到科技,從環保議題到人道關懷,身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在這次的事件中,提煉出災難中的機會教育。至少,我看見了三項重要的課題。
一、排隊秩序的道德:還記得半年前的智利礦災嗎?當時每一位礦工都認為自己還有體力存活,所以總是願意讓其他人先搭乘救生艙離開地底,他們沒有吵鬧,沒有雜亂無章的爭先恐後,有的只是禮讓與有條不紊的秩序,一夕間讓我們對於智利的文化與民族性,完全改觀。在這次的日本災難中,我見識到了日本人一貫的作風,那就是--井然有序、團結互助的精神。在教育現場,我們應該培養孩子這樣的道德,例如等候、排隊、耐心、秩序等。儘管日本大難當前,大家都想要水取糧,但他們依舊很有次序地排隊; 政府下令每人可到超商免費領一瓶水,沒有人多拿第二瓶; 大家在車站、機場急著買票回家打電話,沒有人插隊。如果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凡事有禮,多一點寬讓,少一點紛爭,也許人心都會充滿真善美。
二、冷靜沈著的態度:日本媒體在紛亂恐慌中,仍能客觀、理性地提供資訊、安撫人心,確實是媒體素養最崇高的典範。最為人所知的NHK,它的報導方式沒有猜測、誇張與煽情,沒有唯恐天下不亂地加油添醋,面對眼前的災難,只是據實以報。在遇到孩子之間的衝突時,我總是告訴他們: 冷靜、不帶情緒,沈著,不必激動; 人往往在帶有情緒時,容易對想解決的問題失焦,反而無法釐清事情的真相; 也許多一點成熟、沈穩的態度,能夠化險為夷。
三、預先防範的應變: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繁的島國,光是這十年來發生七級以上的強震,就至少有六次; 日本政府為此大刀闊斧,決心建立一個「堅固」的家園; 儘管這次的死傷人數依舊慘重,但比起其他沒有危機意識的國家,這樣的災情其實是「樂觀」的了。最為人所稱頌的,是「十五秒手機簡訊」,只要大地震即將來臨時,日本官方即會即刻以發送簡訊的方式,告知民眾十五秒後會有地震,讓民眾爭取黃金十五秒,這一點,在其他國家依舊望塵莫及的。在學校,我總是告訴孩子,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想要有好的表現、結局、勝算,平日就應該有充分的準備,否則只能看著禍難,瞪大雙眼,啞口無言。
看到如此善良的民族,在一夕之間家毀人亡,內心總令人鼻酸; 倘若我們能在這個災難中,感染一些人性的光明,學習防災的能力,相信這一定會是一堂很寶貴的課。
- Apr 01 Fri 2011 12:40
地震教我們的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