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擬推動「二二四」方案,只要年滿二十二歲,有過四年的工作經驗,即可以同等學力報考大學,修習方式等同於一般大學生,對此,筆者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其實,現在應該打破文憑的限制,只要有專業領域上的成就,就應該予以肯定,而非以「大學」作為緊箍咒; 大學學歷未必比高中職、專科「崇高」,歷練也未必較好,更何況八分就可以上大學; 大學生只是在高中職時代,「比較早開竅」,所以繼續往上讀; 但是更多國中之後即失學、就業的,反而已開始賺錢、踏入職場了!
「唸大學」曾經歷過萬中選一的時代,如今已「淪落」到人人都有大學讀的窘境,早已變相成為「學店」了; 這種「唸大學」才是王道的觀念,成了行之有年的必要之惡,必須予以破除。
大學,在定位上仍是「學術機構」,理應是埋首研究,而非技職再造(科技大學除外),然而,這次試辦的對象,筆者認為,有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以「技職」為主,硬要他們走入學術的殿堂,恐怕也像趕鴨子上架一般。現在的進修管道何其多元,並非只有公私立的一般大學才是正規的「大學生」,舉凡社會學習型的空中大學,反而沒有修業年限,學風開放,修課自由,適合有工作在身的上班族; 又如社區大學、縣市民學苑,全都可自由進修,上課時間也多在晚間,甚至還可選擇網路、廣播,反覆學習。
吳寶春師傅,連大學都沒沾上邊,能力早已不在話下,更不後悔沒有唸大學; 世運健力金牌謝宗庭是筆者國小同學,他國中畢業後,就擔任碼頭工人,至今卻因政策限定而無法順利就業,因為想進入學校擔任體育教練,至少需大專畢業,(筆者認為能力重於學歷)。再思考一個問題,二十二歲進大學就讀,畢業之後再服兵役,也許晚婚、少子化的情形會更嚴重吧!
- Apr 01 Fri 2011 13:40
二二四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