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顧這幾年的教學生涯,我發現常會讓我偶然想起、會心一笑的,往往是課堂教學時,充滿趣味、歡樂氣氛的時刻; 於此,我便試著在上課時,融入創意、笑點,加點輕鬆的元素,期許能再現「活潑、快樂」的情景。

    上國語生字時,我曾讓孩子們自行設計謎題,例如:「兩個土女孩」,學生聽到題目,便笑了出來,想了一陣子,得知答案是「娃」; 「兔子戴帽子」,謎底是「冤」。造句的時候,一定要加入「卡通人物」才有笑聲,如「雖然多啦A夢胖胖的,但是他還是很喜歡吃紅豆餅」、「海綿寶寶最喜吃的食物,莫過於美味蟹堡」; 看圖編故事時,要學生編「無厘頭、有創意」的故事; 我還跟孩子們說,我們這一節課要來「玩語文」,而不是「上語文」。

    又如上數學課時,也試著以「學生名字」、「喜歡的東西」做題幹來命題,更可以引發學生的興趣,甚至提高理解能力,例如:「侑道有十顆糖果,姿吟有十八顆糖果,請問誰比誰多幾顆糖」,總比課本習題的「小明、小華、五公升的水」來得生動有趣; 每每舉這些名字、生活實例時,便是學生上數學最快樂、也最容易吸收的時候; 當老師看到學生的上課笑容,心中便不知不覺跟著快樂起來了!

    有大腦科學研究指出,長期沐浴在歡樂、友善環境中學習的孩子,未來在人際、課業的表現,都會比較佔優勢; 快樂的上課環境,是由師生共同營造的,有良好的氛圍,方有優質的教育品質。現在是一個講求創新的時代,或許課程多點幽默、多點創意、多點笑聲,都可以讓教師們更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