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風吹起,校園裡瀰漫著涼涼的秋意,此刻,正是閱讀最清爽的時候。

小而美的行動書車

這個學期起,學校和佛光山南屏別院合作,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書車活動」
; 這台「行動書車」,年齡不到二個月,但卻行遍了天涯海角,幾乎大高雄的校
園內,都有它的蹤影。
這一台「雲水書坊行動圖書車」,載滿著滿滿的書籍,有兒童繪本,童話、
少年小說等,還有適合老師、社區民眾閱讀的書,書車雖然不大,但是「麻雀
雖小,五臟俱全」,只要進到書車中,就能聞到一股股芬芳的書香味; 每一位孩
子的臉龐,都充滿著愉悅的笑容,每一位孩子的手上,都捧著豐富的知識。

戶外的友善空間
因為學校長期以來推廣閱讀,包括閱讀闖關、晨光閱讀、故事媽媽、愛的
書庫、說故事比賽,所以學生對於行動書車的概念,並不陌生,更喜歡這種開
放式的戶外空間。在今天行動書車開到學校的時候,操場上的小朋友,數量明
顯減少許多,有一大部分的孩子都興致勃勃地衝到書車前,選書、閱讀,或者
只是單純地在書車前看看別人閱讀的神情。
閱讀本來就需要在一個友善、和諧的環境下進行,以往的閱讀教育,總是
把孩子「關」在教室、圖書館裡,然後讓他們靜靜地坐在座位上,把書看完,
接著問看看孩子讀到了什麼; 但是這種密閉、單向式的做法,往往容易讓學生將
閱讀看做是一門「正式的學科」,進而產生壓力; 而雲水書坊行動書的理念,
便是將「閱讀教室」打造在戶外, 讓學童可以輕鬆、快樂、無壓地徜徉於書海
中,伴著微風、伴著鳥鳴,自然而然地陶醉其中。

閱讀聲的潛移默化
班上曾有一位孩子,每當閱讀課時,總是顯得意興闌珊,無精打采,但當他
知道行動書車即將開到校園的那一刻,非常雀躍地跑到書車前,調皮地「摸」
了所有的書; 起先他並不想看任何書,後來看到同學熱衷於某一本圖書,哈哈大
笑後,也趕緊到書車上選同類型的書; 這個過程,老師和佛光山的閱讀推廣志工
完全沒有介入閱讀課程,就看到一個孩子從「不愛看書」變成「自動選書」,
再到「安靜看書」; 這個改變的過程,便是「閱讀聲」的潛移默化,也因為是戶
外的空間,才能讓孩子看到有趣的書籍時,能捧腹大笑,能分享樂趣,能交流
內容,而這也是傳統「室內閱讀」不被允許的。

好書沒有新舊之分
當然,也有一些孩子,原本就喜歡閱讀,看到書車來的時候,更迫不及待地
想找新書、夢寐以求的書; 然而,比較可惜的是,因為行動書車的書,有一大
部分都是民眾捐獻的舊書,或是來自於縣市政府幾年前採購的,所以「新書」
就較無法滿足孩子們的胃口。在這種情況下,我會告訴孩子:「好書未必是新

書」,因為新書只是時間點上符合時代潮流,在現在的排行榜上佔有一席之地
罷了,但它未必禁得起時代的考驗,也未必能夠在新書中得到經典、傳頌千史
的養份。我的閱讀觀念總是認為,書沒有新舊之分,也不該將視野鎖定在某一
類的圖書中,因為每一種書都有專屬的知識,每一種領域都有值得探究的知識;
就像吃飯的菜餚一樣,每一道菜都有不同的口味和營養,不能偏廢,不是嗎?

串起閱讀力的行動書車
這台滿載書香的行動書車,雖然每個月只在本校停留二個小時,但是它卻像
一顆閱讀推廣的種子一般,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閱讀管道。台灣有許多偏遠地
方,是資源不豐沛、文化刺激不足的,而雲水書坊行動圖書車,正扮演著中間
人的角色,串起了校園與圖書、城市與鄉村,讓每一個學生,都浸淫在一片書
香世界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