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診斷性測驗及會考成績未達標準者,將得利用寒暑假來補救,並再透過後測,來檢視學生補救的情況,對此,筆者想提出個人的看法。

   首先,寒暑假的課程,幾乎都是以「超進度」來進行,若要利用寒暑假進行補救,對於「待加強」的學生而言,不僅跟不上新課程,還要補救前一學期的課程,實難相信這些程度原本就不好的學生,既要「瞻前」又要「顧後」,這三年將有多艱辛。

    筆者並不反對「補救教學」,而是寒暑假一、二個月的密集教學,若以一次二到三小時的補救,要重新建立主要學科的基礎概念,恐怕只是填鴉、機械的教學罷了; 別忘了,這些孩子都是課業落差許多的,要實施之前,恐怕需再三思量。

    這個政策落實後,將讓「待加強」的學生,「越來越辛苦」,按照以往的方式,國中課程學不好,大可參與建教合作、技職教育,培養他們一技之長,直接實習、就業,以便和產業接軌; 然而,現在硬要逼程度不好的學生,強迫補救、強迫後測,豈不是另一種「智育為主、菁英至上」的思維嗎?更可怕的是,原本的寒暑假,就是讓學生放鬆、多元探索的時間,現在,卻要他們犧牲假期,將心神放諸於他們較無興趣的課業之上,豈不是適得其反?

    補救教學在出發點絕對是好的,但是是否可以比照類似現行的課後照顧、夜光天使的模式,將教學時段訂在放學之後,或是利用隔週週六,或是早自習等,這些都可以再思考的; 甚至是補救的學科、教學的方式(務必要活潑,才能引起後標學生的興趣)、後測的評量方式、全國統一或縣市各校自辦…等都需再定位。筆者希望,可以儘快看到政策的初擬,並儘快聆聽各界的意見,以便形成最週延的補救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