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花毯

冬日氣息如冰,萬物總也寂靜,自入秋之後,大地一片休養生息,只留一片霧霾污染人間,近日極為放肆地雀躍於空氣裡,叫人難以喘息。如果這時有一台空氣過濾機,想必能把污穢帶離世間吧!

    就在秋冬之交的靜謐中,我遊走在新社,儘管帶點陰霾,卻止不住輕旅行的心。幾個路標指引著:「花海」,立在小鎮上,彷彿這座山林裡的世外桃源,天性就有著完美的色彩情調。

不曾見過花海,卻曾在阿里山看過「雲海」。那是和友人前往,一路蜿蜒曲折二小時,始抵阿里山林森遊樂區時序完美接軌,當日上午望見祝山日出,午后恰有雲海,從香林國小望去,山也縹渺,煙霧繚繞,只見眼前一層層似波浪的雲,團團叢簇,柔軟綿密地緊緊交織成一大塊棉布,某個深處翻湧著,有種捲起千堆雪的意象--那是雲海。

    從花海比之雲海,我實難想像那飛舞的花,一朵朵猶如神仙般地在高海拔處群星起舞。事實上,我想得更為夢幻,好像花就這麼駕著雲朵,鑲嵌著喜氣,為天地輝映著一段光彩。如此的想像,有些沉醉,令人痴迷於幻想像的時空裡。

    在我望見的當下,那種稱之為「花海」,我倒不這麼認同。我確實見到數以萬計的花朵爭妍叢開,鬥豔齊放,但那平鋪的感覺,卻少了一點「海」湧動的狂野與氣勢。或許,花就該屬嬌嫩羞澀的一群吧總不該讓花充滿著武士的英雄豪傑。說真的,未曾見識花海的我,於瞬間腦中縈繞的想像,真是如此。友人說我天真痴想,我說,生活中有點想像,總可顯得輕鬆自在。

    若由我來命名,我倒喜歡「花毯」的名字。毯上軟嫩的綿線,呼應著花朵的稚嫩,平鋪於土地上,多麼詩意。

    幾年前,我曾看過自己家鄉的小型花田,那是冬日向日葵的花田。金黃色澤搖曳著,朵朵瞥頭瞄向太陽,為天際膜拜,為大地致上感謝,好像隨時勾引著我前往取景這生命的禮讚。我印象很深,那是一位從花蓮來的朋友,他說,你們高雄的花田這麼少呀!我們花蓮又是油菜花、又是金針花,又是野林地一堆不知名的野花點點構成的璀燦廊道,我極為汗顏,又羨慕著那東部好花好水好景。我說,在這兒,光是一朵向日葵屹立著,就只以吸引遊客不經意地佇足停留了 。幸好,當時開了一小片,面積如三合院一般,不大不小,頓時讓我們不知名的鄉野,也蜂湧了一陣子。

    友人運氣不錯,彼時,與花相逢於冬日,勉強有波斯菊、山茶花、墨蘭、劍蘭…等陪他閒遊從那時候開始,我對於那些早已知其名的花,又或不得其名而入的花,有了初步的研究。或許說研究太過於道貌岸然了,至少在遛達的生活小確幸裡,花的色澤、形狀、姿態,會在眼眸裡佔有一席之地,進而走入我的心海裡,有了想像,有了認知,有了與友人連結相逢的記憶。那些小花小草,不再只是陪襯的裝飾品,或者是視若無睹的生物了。

    這一片花海,我又想起了他。我依舊邀他到中部來,他說近日忙於年度結算工作,心倦了,空氣裡好像灰濛窒息了他的生命,奪走了他的自由。我再三邀約,他搪塞著各種花蓮多花多情多美的藉口我試著想想,這麼說著也並非不無道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我曾貢獻的那片小不隆咚的斗室花田,怎能和他的頃甲花海相比呢?

    我們都過了而立之年,即將陷入不惑的年頭,友情的真誠越顯珍貴。往往,做什麼事情就會想到彼此,雖然我們不是男女朋友,但就在某個時間點的曾經一番邂逅,締下了我們定時聯繫的契機這種生命的串接也真是巧妙。往往天天膩在一起的,未必會在餘暇時相約出遊,反倒那有故事性的當時,才能替未來譜下一次再相遇的緣份。哪怕早已分隔東西兩地,卻心繫著、牽掛著,何況,台灣寶島的遠距,還不過美國、加拿大的幾分之一呢!

    相約不成,我獨自在新社花海恣意走著,靜心賞花,邀花自拍、眉目傳花情、心海訴花語,對陽光、對著花朵,著實是李白詩裡的「舉花邀金芒,對影成三人」花,成了我暫時性的另一個旅伴,相知相惜卻難以再相逢。說也奇怪,旅伴有時重要,有時卻羈絆著自由的靈魂曾想要有旅伴,卻又怨著旅伴動搖了我的行事兩難呀賞花的此刻,我竟如此有感。

    我靜靜地專注於一朵花上,花的紋路疏密、花的顏色濃皴,花的皺褶凹凸、花的友伴多寡…,突然間,我彷彿頓悟了什麼。每個個體總是獨立,和友人的相知同行,總會彼此牽就,也許相互關心,也許是反目成仇,但一個人的自己,不也愜意隨興?那一朵花的獨特,它何須在乎鄰花如何花枝招展,乃至欽羨於蝶蜂款款飛來而停佇歇腳。萬朵花、萬朵造型,乍開之下,出自一個模子,細細比對,卻發現每一朵,都有極為些許的差異,也許,那就是如人性當中的「花性」,或著存在著某些「個體差異」吧!花之於人,閒妙逸生呀!

    如果一朵花是一個個的文字,那排列成一朵朵的花,不就是分行的詩句?有顏色、有造型、有各式樣的元素,交織成了相映成趣的詩文。獨自品花,品出一首詩獨自品詩,也熬煮了花的詩意。友人說我總愛痴想我在花前痴想,品出了一首人間感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