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海線遊

我所定義的苗栗海邊,其實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後龍溪以北的竹南鎮、後龍鎮的北部另一個是後龍鎮南部、通霄鎮、苑裡鎮。苗栗人是否真的是這樣分,我也不太清楚但由於苗栗海岸線稍長,可以觀賞的海景自然就多,從我單日小旅程的規劃來說,後龍溪的分野是最妥適的了。

    許多人說,秋冬的海邊,總是時常颳來東北季風,尤其是像東北角、澎湖等迎風面,更是強得令人難以招架我在高雄住久了,難以想像這種風勢,初次到中部居住,始有這種風強氣焰的感受,特別是苗栗的海邊,也挾著海風震撼的力道。

    從後龍車站出來之後,我先前往網路上諸多人推薦的「後龍好望角」,從名字聽來,頗有天涯海角之感,確實如此,像我去過的葡萄牙羅卡角一般。從底下的村落,一路微微緩坡抵達,幾支偌大的風車,在海風襲擊下啪啪啪地轉著,陰影在地面上時而轉出一陣陣的黑圈,好像直昇機就在頂頭盤旋著。好望角之所以出名,在於能遠眺山海景的各式景觀,像海線的台鐵路段,大概是龍港、後龍一段,當然還可以看到熟悉的台灣海峽好望角視野的好壞,取決於霧霾的濃與淡當日日照充足,甚為清朗,海與天一條藍涇渭分明另一頭遠方的住家,或者集村,或者散村,也如棋盤似地清晰可判好望角沿途叫賣者眾,多為苗栗在地人所賣的小點心,而這個對南部人不常聽聞的景點,在中北部卻是每逢假日,便湧入數以千計的人。

    沿著苗三十二線,此時秋分,蘆葦草夾道迎接,海邊的秋風不是徐來,而是颳來,只見蘆葦草彎著身軀,搖曳生姿地點綴著寂靜的鄉間小路。此路可通往媽祖朝拜的勝地-沙屯拱天宮。這座廟宇香火鼎盛,每逢廟會活動抑或媽祖繞境時,可見香客信徒於此地駐留。在我們前往的當日,雖只是普通的假日,但遊覽車一輛接著一輛,把村內附近的小路擠得水泄不通,那種每逢宗教慶典總為熱情的現象,實難想像。當日小攤販、鄉土小吃四處林立,人潮摩肩接踵,我們循人跡魚貫進入,為這趟旅程許下了平安!

苗栗的海線,比之於山線,似乎稍微熱鬧一些,但其熱鬧中,卻充滿許多難得的寧靜,這種氛圍,海線的人掌握得宜,不致於過於喧騰,也不會靜謐地了無生機不知怎地,我卻喜歡這裡,但願來年,靜待夏日,來造訪比較一番,是否有不同的況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