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散文小說詩詞類 (6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猜燈謎
我喜歡猜燈謎,算是一種興趣吧!但這種興趣顯然和打球、打電腦、逛街不太一樣; 一種是不停地動腦思考,一種則是全然放空。我的興趣,大概一年只會有一到二次可以滿足我,一次在元宵節,另一次則偶爾出現在中秋節。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體驗學習
在我的班上,每個孩子都很喜歡發言,往往出一個問題,就搶著大喊:「我我我,老師叫我!」沒被叫到的,就會不高興地喊著:「老師不公平,都不叫我…」聽到這樣的話,我往往不做回應,但我採取另一種方式,那就是請大喊不公平的小朋友,親自上台主持。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退步原來是向前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理論,稱為「延後享樂」。舉例來說,老師手上有五顆糖果,如果急著想吃糖的小朋友,現在只能拿到五個; 但是如果願意再等十分鐘再享受的話,可以得到十顆糖。結果,在這個研究中顯示,願意等待、延後領取的小朋友,未來在忍耐、毅力、靜心,甚至課業、社交的表現,都比前者還要好。這就是一種將時間點無限往後退,思考也向人心揣摩逼進的一種理論。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變的壓力 文/高雄縣林園國小四年一班高裕翔
每個人都有壓力,當然每個人的遭遇與解決方式都有所不同。不只是人,連動物、植物,昆蟲,甚至是卡通裡的人物,也都有著不同類型的壓力。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與佔有
今天看了一則新聞,一名大學生,因為不滿前女友竟另結新歡,心生醋意,竟然開車惡意輾過。這是一種報復心態,因為太過於愛這位女生,所以想要永遠陪著她; 肇事者的母親也坦承,她的確太寵愛自己的孩子了,因為是獨生子,所以予取予求,給予生活上大量的滿足。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紅包袋內,我想裝著一塊錢,代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儘管這一年來,孩子有許多的過錯、不滿,但既往不咎,期許能透過反省、沉澱,展開全新的一年。
我想再裝三樣東西:一枝筆、一張紙和一葉書籤。一枝筆,寫出口中的話,寫出心中的感情,讓自己得到宣洩; 「筆」象徵著智慧,過了新的一年,要多長一些智慧,才不枉渡過這一歲。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2 Fri 2008 12:40
  • 緞帶

緞帶-記陽光港都美麗單車道 如果城市有自己的想法, 美麗就會持續幸福的溫度; 單車可以昇華為浪漫詩意, 感動,會是城市的圖騰; 我在陽光港都, 給想像一點感動, 單車輪軸便會纏綿縈繞,我心, 永不止息… 已經好久沒有一種感覺,可以悠閒地在城市中,騎著單車,一路迤邐駛向幸福的邊境…。 高雄之美,在自行車道伴著河濱中,悄悄地蔓延; 在整座城市灑下的幸福大網裡,散發著海洋的味道--濃郁而舒坦。陽光穿透雲層,在西灣的角落,灑得金珠漫天散落; 河和海,共同構築了充滿朝氣與靈魂的南方之城。 這幾年來,為了響應環保,民眾紛紛自覺地騎上單車,有鑑於此,政府也大力鋪設了自行車道,讓民眾的生活有了一個歸屬。截至目前為止,高雄的自行車道,也綿延了近一百五十公里,這樣一條穿梭在高雄核心與濱海的緞帶,在夜晚,更是美得迷人,美得令人動容。 我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單車客,打從中學開始,就喜歡牽著鐵馬,跨上去,在家附近,遛達,猶如在城市的血脈裡尋找生命的泉源; 生了鐵銹的籃子,和一個漢堡型的鈴鐺,就在顛簸的路上,匡哴噹匡哴噹地不斷撞擊,再撞擊,交織成嘈雜卻不刺耳的聲響,敲響幸福的音符; 尤其在午后時分,安靜的社區裡,更突顯出「車鳴城愈靜,鈴響路更幽」的境界。 上了大學,因為到外地求學,家鄉的光景有好一陣子,不曾在腦海中浮現; 一次次地遺忘,一次次地在心裡塵封,不代表城市不再有魅力,而是異鄉的誘惑與瞬息萬變的影像,沖刷了家鄉原有的視覺印記。每個學期總會搭著列車,從東海岸經過南迴,一路往北駛進南國; 風景從山海,幻化成了街道與樓層,滿城的霓紅閃爍,穿透了列車窗門,映入在每位遊子與旅客的面頰上,隱約透露出城市的溫暖與淡淡的幸福。下了車,牽著單車,獨自徘徊在城裡,穿越熟悉的補習街、小吃攤,繞出小街區,轉向筆直又雄偉的中山路,一路盡是紅男綠女、莘莘學子,配上公車疾駛而過,我就在七賢紅茶攤、六合夜市、南華夜市、中央公園、新崛江一帶流竄。高雄的美,在夜晚更耐人尋味; 高雄的美,在單車的映襯下,更是活力滿分! 退伍後,重返高雄,一切又是那麼地熟悉; 熟悉中,似乎又帶來了新的氛圍。城市光廊掛起了串串的燈飾,絢麗耀眼; 愛河沿岸瀰漫著浪漫情懷; 中山路、四維路、五福路等幹道,路燈與路牌開始注入了文化的元素,更加進了環保與美學的設計。往南走,夢時代的大道與廣場,寬闊地令人想給個擁抱; 旗津的漁船,也滿載著豐收的喜悅; 機場的地景,氣勢顯得如此地磅礡; 筆直地海棗樹,高聳在機場大道前,展臂歡迎每位踏進高雄的朋友。 我喜歡拎著地圖,騎著單車,按圖索驥,悠閒地在城市中尋找它的迷人風采,尋找人文元素與自然情懷,也尋找內心曾經遺忘的夢境。高雄的感動,在單車與自行車道間剪成一段戀曲,就在城市中,尋找。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1 Thu 2008 10:14
  • 欣賞

欣賞
小孩子是最沒有心機,也是最懂得去欣賞別人的優點,所以常常會說:「哇!他的畫好漂亮喔!」、「他的成績誰也比不上…」。再加上小孩子不太會嫉妒別人,所以除了淡淡的欣賞之外,並不會有太多對於人的價值判斷與利害關係。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循序漸進過生活
最近接觸了基督教,越看越覺得道義頗深,值得慢慢品味、體會,才能瞭解箇中滋味。其中有一句是這麼說的:「我要量著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的前行。」這句話,告訴了我們要順著生物的本性,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前進。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qbvj
  • 請輸入密碼:

微笑問候,讓彼此更靠近
相信大家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當對方給你一個微笑,一聲招呼時,你一定會覺得心裡很舒服吧!我們都不能小看微笑、問候的軟性力量,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角色。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站在附中土地,回首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包容的力量 文/高雄縣林園國小林彥佑 前幾天去游泳池,一個救生員氣沖沖地帶著一位三、四歲的小男孩,「哭著去找媽媽」,後來,就看到那媽媽用力地摑了孩子好幾下巴掌,一問之下,才知道是這個小男孩拿著水槍,到處對著陌生人亂噴。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是最貪玩的,我們也知道這樣子的舉動是不對的,但是三、四歲的孩子,能夠了解是非善惡、對錯分明嗎?如果媽媽可以用更圓融更包容的方式來處理這一件事情,或許母親不會那麼生氣,小孩子也不會那難過。 我們都要再教育 我記憶很深刻,在我前幾年教書的時候,有一個家長非常溺愛自己的小孩,簡直已到了為所欲為、放任不管的狀態; 經過幾次家庭訪問之後,我慢慢發現,不是每個大人都會花費心力去教育孩子,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有約束的能力,當然,我們不能責怪孩子,因為大人沒有提供他合理的教育環境。在大人、小孩同時都需要再教育的時候,其實,我們都該更學會包容,包容即吉祥,用教育的愛來包容所能諒解的。 什麼是可以包容的呢?生活中的小事,比方說打破一個碗、作業忘了帶,不心小弄傷了同學…,其實很多事都可以包容,只是看孩子的個性會不會誤認為包容就是表示「我沒做錯事」,或是看師長能不能忍耐一下,控制當下的情緒,給孩子一個機會。應該是說,要先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在哪裡,在錯誤中反省,而不急著罵他們,並約法三章,如果下次再犯的時候,該怎麼處罰。這樣子有緩和的餘地與機會,就是一種包容力。 時代變遷,包容力不變 以前我在國中小唸書的時候,當時的環境幾乎不講求「愛與包容」,似乎稍有犯錯,就等著棍子侍候。許多人長大會有畏縮、逃避事情、缺乏責任感…等陰影就是這樣子造成的,但這就是那時的教育體制所帶來的弊端。現在愈來愈重視友善校園、個體自覺,所以必須讓孩子處在友善、無壓、適性地環境中,覺知自己的當下狀況,感受教育與自身的關係,這就是這一代的教育要培養的能力。 包容不只是大人對小孩、師長對學生的關係而己。我們接受不同民族在台灣的表現,不同國家在台灣的生活,讓我們可以受到異文化的刺激與薰陶,這就是文化的包容與接納; 我們的法律,除了「法」之外,「理」與「情」也是考量到特別狀況,包容各種不同的原則; 在大自然中,我們看到海洋可以如此地廣闊,那是因為許多島嶼的河流紛紛注入其中,我們看到許多崇山峻嶺,都是由細砂瓦礫堆砌而成。因為包容,才能成就更偉大的成就呀! 包容的力量,以「討論」帶進教室 最近和班上孩子共同討論一則洪曉慧的新聞。在個王水事件發生時,許多孩子大概還是幼稚園的小朋友,他們對於這件事情幾乎沒有印象。我告訴孩子,這是十多年前的一個因愛情問題而導致被囚禁監獄十一年的事件,許多孩子的眼神透露出不可置信的恐懼。 我利用剪報,以討論的方式和孩子分享這個話題。有的孩子說:「好可怕呀!」有的說:「應該不要把她放出來」; 「有的則說:「那她不就在監獄什麼事都不能做…」「哇!終於出獄了」。我把「包容」的觀念帶進這個話題,問孩子,你覺得她出獄是不是代表我們社會包容了他的行為? 那你覺得他出獄後,是不是要以更積極極的態度來回饋我們的社會?我讓他們以同理的方式去思考,如果你是被害人的家屬,你希望對方向您說什麼? 感情、殺人的事件,離國小的孩子很遙遠,許多孩子不太能理解這種「大人的世界」; 我換個角度,以教室常見的情形問孩子: 如果有一個同學,不小心把你的東西弄壞了,你會原諒、包容他嗎? 如果你有對不起同學的事,你肯包容他的過錯嗎? 你覺得老師常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不是一種包容? 藉由這樣一來一往的問與答,我們生動的把這個新聞事件帶進課堂中! 也無形中上了一堂生命教育的課程。 藝文世界裡的包容力 十年前我看到李家同先生所寫的「讓高牆倒下吧」,描述德蕾莎修女的事蹟,她不捨得牆外的人,生活是如此地艱辛,因此決心打掉高牆,讓內外歸於平等,沒有階級之分; 當時看了之後,我不曉得中亞那一帶的環境是如此的惡劣,甚至還覺得是虛構的故事。可是現在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刺激和思維之後,也深入教學現場,才真的衷心欽佩德聚莎修女的偉大; 正如同前陣子日本的小說,>一書,告訴我們印度的恒河,包容了當地人的污濁與悲哀,但卻是他們心中的聖河; 我們也看到一個日本男子,雖然是天主教信徒,但他背著基督教徒; 他只想和耶鮮一樣,背著十字架,背著所有需要幫助的人,這其中,沒有種歧視,沒有宗教衝突,唯一有的,就是包容。 有一部紀錄片>,描述一群花蓮信望愛學園的孩子,他們都是曾經犯罪,而納入輔導體系的學生,而輔導員盧蘇先生在長期支持長期包容的狀況下,終於感化了他們,帶他們用自行車環島一圈; 每個中輟的孩子,都非常感念盧老師。還有一部法國片,片名是「放牛班的春天」,我們也看到一群中輟的孩子,儘管行為不檢,學業成績亦不如預期,但是代課老師用音樂與合唱,包容了這些孩子,引領他們向上向善。 這陣子紅遍平邊天的>,其中出現幾次「彩虹」,女主角每當看到彩虹,就會憶起往事。彩虹在影片當中,除了是一段愛情故事,其實魏德聖導演他更想詮釋的,是關於「包容」的力量,所以在這部片子當中,我們看到有搖滾音樂與傳統音樂並存; 有日本人、客家人、原住民、閩南人並存著; 也看到各種語言的並存,但絲毫沒有衝突; 難怪有記者在訪問導演時,他說,希望台灣可以像彩虹一樣,有著更大的包容,串成七彩的璀燦之島!。 包容,更海闊天空 對於孩子,本來就必須多點包容; 對於問題很大的孩子,更須要包容。我常開玩笑問同學?為什麼宰相的肚子那麼大呀?聰明的孩子會告訴我們,為什麼宰相肚子裡撐了一艘船呀! 的確,有容乃大,心寬體胖,因為包容,才可以容納各種不一樣的聲音。包容就像和煦的太陽一樣,可以讓百花盛開,嬌艷欲滴; 侮辱、責罵就像暴風雨一樣,不斷蹂躪、催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的一生不停地在發現錯誤,發現生活,只有用更包容更開闊的心,才能發現萬物的美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盼聖誕節 文/高縣林園國小四年一班俞韋廷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即將來臨,我非常的期待,因為每年的聖誕節,我都會收到各式各樣的禮物。我正好奇,今年聖誕節禮物會是什麼呢?是一枝新球拍?一台筆記型電腦?還是最新款的照相手機?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情懷
自從大學畢業之後,就很少上北部了。台北,對南部人來說,一直都是個很現代化很遙遠的地方。說來奇怪,人家說台灣很小,這幾年來,一日生活圈逐漸形成,但是,要去台北感覺就像前往另一個「國度」一樣。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養孩子不浪費食物
前幾天一個朋友打來和我分享剛開學的事,其中他說他們班有一個孩子,不太喜歡吃學校的營養午餐,所以動不動就想倒掉,或是吃得特別慢。更令人驚訝的是,我朋友打電話做家訪的時候,父母竟然認同小孩子的說法,覺得不好吃的東西就允許他倒掉,回家媽媽再做好吃的給他吃。那朋友為了怕和家長起衝突,就乾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8 Thu 2008 10:16
  • 書緣

書緣 這陣子的書,書名和「書」有關的相當的多,大概是許多作家寫人寫景說情說理完之後,都想回歸自己最先創作的起源吧!我想,沒有書,許多作家大概也沒有寫作的養份,自然而然就生產不出好書。所以,作家回頭來寫「書」,似乎也是一種感謝、追本溯源的行動。 描寫的背景在伊拉克,一位圖書館的館長,因為不忍心看到書庫的書,毀於一時,就召集所有愛書人士,一起拯救圖書館,儘管上級不支持,民眾不看好,他依舊秉持著著書本的熱愛,而守護著圖書館; >,描述一間有別於當代的書店,常有文人雅士聚集,也提供許多特別的服務; >寫的是作者在中學時期所看到的好書,令人印象深刻的書,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由於愛書成痴,還一度荒廢了課業,慘遭留級,大學也考不上,只好重考,最後卻也考上了台大中文系,繼續與書為伴,與文為伍; >、>…等,再包括幾年前李家同教授所寫的>、洪蘭教授>…零零總總,也不少與「書」有關的了。 可見,「書」在文學界的確佔有相當的影響力。不僅如此,與「書」相關的詞,也極其地廣泛,「書法」、「書道」、「書寫」、「書信」、「書籤」; 「投書」、「捐書」、「寫書」…; 這些詞,也都具有某一個藝術水平,大多是不排斥藝術、不排斥文學、創作、語言的人,才會有的行為。書法,是中國傳統的藝術; 書道,也同書法,是日本當地的別稱; 「投書」大多針砭時事,也多是識時務者提出的; 捐書是愛書人把書分享給每一個人,希望把知識流傳下去…。 一個朋友大概知道我喜歡看書,所以在我生日時,特別用毛筆字提了一些字送我:「住處再窄也要藏書; 交情再淺也要送書; 工作再忙也要讀書; 收入再少也要買書。」這幅字聯掛在房間,除了當作收藏,也讓自己在「怠惰」之餘,有一些警惕。 我是一個愛「看書」勝過於「讀書」的人; 老實說,從高中考完大學之後,就沒有真正認真「讀過書」了,但是「看過」許多書的我,也讓我在許多需要「讀書」考試的時候,確實派得上用場。有一次,聽洪蘭教授的演講,他說他鼓勵孩子「廣泛瀏覽」各式各樣的書籍,大腦中一旦有各種類別的知識背景之後,要去輸出知識、運用知識自然就不難了。 我很認同洪教授的話,看音樂的書,讓我閒暇時想到唱片行走走,翻翻最近有什麼新的音樂,也提供心靈沈澱之道; 看文化的書,讓我知道每個地方的風俗民情,每個民族的特性,懂得包容多元的文化; 看歷史的書,讓我知道一個鄉鎮、古蹟的演變; 看旅遊的書,有時讓我親自造訪一個景點,感受鄉土的魅力。 大學時有一次考試,教授題目只出二題,其中一題要我們寫出當友人來到台灣時,你要如何介紹台灣讓他感受台灣之美?那一門課的上課用書是一本旅遊和鄉土理論的書; 教授特別叮嚀,如果只從課本來談,分數絕對不高,因為沒有哪個友人來到台灣,還想知道理論的東西。那一次的考試,教授給我極高的分數,理由是教授從我的答案中,大概知道我是涉獵蠻廣的學生,因為我從文化、飲食、民族、歷史、自然、交通等環境去敘述,而這些內容都是課本很少提及的,卻是要在平常的閱讀習慣中建立的。 直到現在進入教職,我依舊保持「看書」的習慣,也可以「光明正大」不再「讀書」了。因為愛書,所以我常和孩子分享我的心得; 當一天的晨光時間與國語課,就是孩子和我最期待的時間。晨光時間,是孩子的閱讀時間,也是他們分享好書的時間,我會拉起窗簾,播放輕音樂,讓他們在輕鬆、優美的旋律中,安靜地渡過,孩子也會因為同學的好書介紹,而去找書來看。 至於我,就會把我看過的書,轉化成孩子的語言,和他們一起分享。今年年初,有一本龍應台女士的「親愛的安德烈」,那是一本適合成人看的書,但我們可以藉此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寫信?為什麼不通電話就好?書裡提到香港、台灣、德國、上海等國家城市不同的文化、生活,我轉化成台灣有哪些異同的文化?告訴他們不同的民族性; 其實,世界觀就是這樣拓展,知識就是這樣串連起來的。 當然,偶爾也會去讀童書、繪本,好讓自己可以暫時「童心未泯」一下; 又如繪本>,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人; >告訴我們要懂得對家人感恩,適時回饋他人,以及人與自然的依附關係,其實,這就是透過繪本,來傳遞生命教育的價值。 好書都應該在教育中不斷流傳; 課內的書,讓我們有系統的學習基本知識; 課外的書,讓我們學到多元的想法,兩者都有它的價值存在; 但是一個現代人,應該把課外閱讀的比重提昇到更高的比例,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試想,網路、印刷、手機閱讀都讓我們的資訊越來越發達,我們都更該廣泛地閱讀、愛書,才不會讓心靈「餓肚子」了。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烤個肉,又何妨?
雖然環保團體三令五申今年盡量不要再烤肉了,可是一年就這麼一次,難得所有的親朋好友群聚一堂; 我們是暫時把這個「不成文規定」放諸腦後。台灣人就是有個壞習慣,只要不罰錢,只要大家都這麼做,反正嘛,無關痛養,也不差我這一戶人家; 當然,我也必須承認我們是那個「不守法」的家庭,而且,我們的法令,常會造成我們「越不能怎樣,反而越想怎樣」的惡習。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8 Thu 2008 10:08
  • 分享

分享
前幾天去屏東山區造訪一個朋友,近村落的時候,看到一個原住民孩子,從家裡端一盤水果跑了出來,沿路塞給幾個小孩子; 就在問路的同時,他也拿一個跟我說:「叔叔,請你吃」。我聽了之後好感動,不曉得是師長教他的,還是原住民小孩子天生樂與人分享,樂天知命的性情,讓他可以不假思索地自動把手邊的東西和人們分享。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05 Fri 2008 14:46
  • 書緣

書緣
這陣子的書,書名和「書」有關的相當的多,大概是許多作家寫人寫景說情說理完之後,都想回歸自己最先創作的起源吧!我想,沒有書,許多作家大概也沒有寫作的養份,自然而然就生產不出好書。所以,作家回頭來寫「書」,似乎也是一種感謝、追本溯源的行動。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