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北市某婦人,擺攤遭開罰單,累積已超過六十萬。看到這則新聞,真是於心不忍。我們應該先想想看,為什麼台灣會有這麼多的流動攤販? 是因為台灣特有的小吃?特有的文化?謀生不易?還是背後有更沉重的問題?一個長期居住在英國的學生,近日回台找我,他說在英國,攤販小吃非常的少,但是都是精緻的、有看頭的,也就是說,除了我們常在台灣夜市看到的吃喝玩樂之外,他們更將這些攤販,「高格化」為街頭表演藝術、美食攤位,而且,這些街頭攤販,許多都是高社經地位的。
回到台灣單純的攤販問題,說真的,他們的職業欄往往是「無」或是「自由業」,可能是書讀得不多,且一輩子都恐怕難有翻身機會的; 如果他們租得起店面,誰還願意在街頭擺攤,忍受風吹日晒雨淋,更忍受「貓捉老鼠」的「感脅」?在我家附近,就有一整排的「理髮攤販」,全盛時期曾高達三十攤,每次理髮,我都會找他們,除了便宜、有濃濃的鄉土味,我更希望給他們一些生活上的支持。這些理髮師們,有些是新台灣移民,有些是當地人,有些小時候就向拜師學藝; 每次理髮同他們聊天,總會聽到他們辛酸的生活。其中,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警察局和環保局的取締; 但他們群策群力,只要開到一張罰單,就是十多攤來平分,也就是說,他們已經類似一個「團體」,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二個星期開一次罰單,與他們的收支相抵,其實還過去。也許是警察要業績,就彼此約定多久來一次,「你不要多罰,我也不會怪你」。事實上,這是一種政策與執行上的問題。
目前分類:社會時事評論類 (217)
- May 02 Sat 2009 13:45
取締流動攤販
- Apr 12 Sun 2009 16:20
性工作者應予以除罪化
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提案:性工作者應予以除罪化。筆者認為,這是一個人權的進步,也是時代的進步。這幾年來,政府大力改善性/性別議題,可是許多性工作者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福音,反而更加懦弱與無助。
我們要知道,根據樹德科技大學性學研究所所長林燕卿教授的統計,在台灣,一年將近有五千位的女性從事娼妓的工作,他們由於無法靠智力、勞力來謀生,所以只能依靠身體來賺取生活費,甚至「養家活口」,一旦交易成功,就代表有五千多個家庭還能過下去; 可是你知道嗎?每一次的工作,對他們而言,就如同和警察玩躲貓貓一樣,是如此的不榮譽。以前我有一個學生,他的媽媽就在酒店上班,工作內容不乏出賣自己的身體,曾輾轉得知他的遭遇,真是情何以堪呀!有時遇到黑道,還會被威脅之類的。
- Mar 09 Mon 2009 09:59
遠見論壇-三月份
這一期介紹了「藍海果農」-陳水良先生,讓我們巔覆了對傳統農業的看法。農業曾經是台灣最「本」、最「土」的本土第一級產業,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讓傳統的農業已無法面臨挑戰。
我們看到不論稻米、蔬菜、水果,無一不是追求更精進的品質與更優質的改良; 我們看到農夫必須不斷地進修與學習; 我們看到各種先進設備的引入; 我們更看到農業學校的升格與改制,我們也看到了農業學系紛紛加入了基因、科技、研發等名稱,更積極投入產學合作與國內外交流。
- Mar 04 Wed 2009 09:49
真人格鬥大賽
前幾天報載在新竹登場的真人格鬥大賽,熱鬧非凡,隨後又在台北舉行第二場,不經宣傳也不經報導,竟吸引上千人參與。
筆者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比賽,原本以為是要譴責暴力的,沒想到不論平面媒體或是承辦單位,都對此競賽「讚許有加」,頗令人感到意外。
- Mar 03 Tue 2009 07:49
天下論壇98.03
這一期的內容,讓我聯想到這次學測的作文題目--「逆境」。我們看到從七年級的工讀生做到最年輕的台灣區襄理; 我們看到經濟在谷底時,報社如何「賣」新聞? 運將如何把「僕人哲學」當信仰…。種種將危機化為轉機,這些無不是在逆境中求生,且做得有聲有色的案例嗎?
某報紙在去年底票選代表台灣的字,在十個字中,有九個都是負面的,只有「愛」一個字是正面的; 我更期許這是給來年一個進步的空間; 當經濟退到微薄的就業時代,我們更要突破重圍,衝破逆境,抓住成功的契機,就如同大前研一在這一期所建議的一般: 掌握「住所、時間、人脈」。社會學上有所謂SWOT策略,除了可以運用在市場、企業、經濟、教育外,它也是衡量自己能否勝任工作的準則。
- Feb 27 Fri 2009 15:55
中英文公車動態看板
報載高雄捷運各站將設置公車動態中英資訊看板,以讓更多外國朋友可以清楚搭乘公車,也為七月到來的高雄世運做準備。初步個計,一座看板需九萬元,紅橘線加起來共約一千萬,對此政策,筆者想提個人看法。
當外國友人從捷運要轉搭公車時,就算看到英文資訊看板,為了安全起見,依舊會再詢問捷運客服人員,這是人的本性。尤其看板只會顯示預估到站時間及幾號路線,對於第一次到訪的旅客,根本不曉得要到的地方有哪些公車經過?在哪裡下車?公車司機是否有英語能力?站名是否與該地名符合?距離多遠?這些都是待解決的問題,不是只靠看板就能解決了; 說穿了,那些看板大部分是要給「本地人,但不常搭公車」的人看的。
- Feb 18 Wed 2009 10:11
新三國演繹-決戰教導力論壇
歷史是值得今人學習的,故有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一期報導了決戰教導力,即是以三國做為借鏡。許多人不愛唸歷史,認為它是「死去」,或是跟不上時代潮流的; 但是歷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過去的事,也可以提昇我們對一個事件來龍去脈與明辨善惡的能力。歷史是宏觀的,它可以幫助我們拓展視野,知道牽一髮而動全身; 瞭解到古人用什麼態度與智慧去處理一件事情; 當他成功、失時,關鍵點在何處。
尤其身為一個領導人,要去知道如何運用權謀,如何知人善任。歷史上,秦始皇的暴政、慈禧太后的弄權、武則天被自己所創造的輝煌所禁錮; 我們看到歐巴馬以林肯為鑑; 在教育上,我們看到孔子的管理學與教育方式; 在經濟上,我們看到大商賈范蠡的生意頭腦; 在外交上,我們看到張儀、蘇秦的交際手腕,無一不是給世人警惕與學習呀!
- Feb 16 Mon 2009 12:50
北一女校長恐遭連署下台
報載北一女中的校長因為出言不當,情緒失控,而遭教師會欲連署下台; 看到這則新聞時,百感交集,不禁為原本該屬於最單純的校園環境捏了一把冷汗。百年名校,竟然惹上這淌渾水,真讓人唏噓。
身為一校之長,固然需承擔所有的校務責任,尤其一所百年名校的一舉一動,更是眾所囑目的焦點。校長也是人,我們不能否認身為一個人所擁有的七情六慾,當然有其發洩的可能。今天看到這則新聞,趕緊打電話問正在念北一女中的表妹; 聽她說校長非常關心學生,不論天氣變化、考前後或是每逢過節,總會刻意巡堂,找幾個班級問候,而且對於遠道而來的學生,給予住宿與生活起居的問候; 表妹也曾經聽到校長在晨會上責罵同學,但她說那是微乎其微的,也並沒有如學生所言的「噓聲一片」。她是學生會的一員,稍微接觸幾位校內老師,某些老師甚至不知為何要反對校長,只是興風作浪,跟著連署。
- Feb 12 Thu 2009 09:47
專業
芬蘭的教育是有目共睹的,有一次台灣的記者訪問芬蘭的教育部長,問他:「你們是如何評鑑教師的?」芬蘭教育部長胸有成竹地說:「我們的教師都是最專業的,根本不用評鑑。」這個訪談,點了我們許多啟示。
昨天兩則新聞:一則是考試院長關中表示,公務員的考績與淘汰機制,將有明顯的改革; 其二是偏遠國中小擬增聘專長教師三千多人,以疏解大量地流浪教師。回到芬蘭的經驗,我們的公務員能否很有信心地表示,我們都是最優等的,所以不用評鑑; 我們的教師,能否展現專業,減少兼課與配課。
- Feb 09 Mon 2009 11:36
檢舉達人
報載有「檢舉達人」一個月來檢舉了上百件的鳥賊車,月入十二萬元,是原本薪水的三到四倍; 有鑑於於此,筆者除了佩服其拍照的功力外,也想對欲「效法」的民眾提出淺見。
有一次我在騎摩拖車,在等綠燈亮起正要發動時,看見前方騎士一個不平衡,差點摔了下來,左手還掛著相機; 當下只是納悶,這裡也不是什麼風景區,為何要一邊騎車一邊拍照呢?事後回想,他應該就是所謂的「檢舉者」吧!賠了相機事小,萬一被後方的來車撞上,反而得不償失。
- Feb 03 Tue 2009 13:33
快樂的十五個習慣
快樂是每個人必修的學分,有快樂的生活才有快樂的人生。這期雜誌從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探討如何做到快樂人生,實用又經濟。前陣子有一本書:>,告訴我們生活不是只有學業、經濟,而是擁有了快樂之後,才能安心追求其他的價值。
今天的教育,我們給孩子無壓的學習環境,倡導友善校園其實就是落實快樂學習; 我們以活潑、創意的方式帶孩子一同學習,就是營造快樂的氛圍。快樂是一種發自內心,當心無罣礙,問心無愧時,才能獲得快樂的泉源。就像快樂國不丹一樣,以宗教做為心靈的慰藉; 又像悠活、慢活、樂活的理念一樣,將快樂寄託於山水; 又像文人雅士將快樂寓於茶酒筆墨間,何等瀟灑。
- Feb 03 Tue 2009 13:32
教育券搶求高學歷高失業率
政府研擬推出教育券來搶救高學歷失業,吸引失業者重回校園充電或延攬擔任技職講師; 對此,筆者想談個人淺見。
此一政策,無疑是一種「鴕鳥心態」下的政策,讓失業的「高材生」可以延後幾年再失業,也就是說,目前表面上仍是在「唸書」,但政策「享受」完畢之後,就得坦然面對現狀; 以目前的技職校院的系所和師資缺額狀況來看,能被延攬為講師的名額可能不多; 半年過後,又有一批新的畢業生出現,勢必又會出現龐大的失業人數。因此,失業率並不會實質下降,只會在「短期」、「表面」上看似下降。許多大學生會技術性地在大學故意漏修幾個學分來延畢,主要目的就是害怕「畢業即失業」,而他們一旦畢業後,仍舊面臨每況愈下的就業市場。
- Jan 31 Sat 2009 15:45
高雄燈會即將點燈
高雄燈會將於今晚正式點燈,各地的燈節活動也將在這幾天紛紛啟動,象徵一年的開始,也象徵著光明與璀燦。
過去一年,的確風風雨雨,令許多人回首莫不搖頭嘆息; 然而,當新的一年來臨,只要我們的景氣稍微復甦,只要我們的就業率能夠增高幾個百分點,似乎就可以看見老百姓臉上的笑容。儘管過去一年,政經、社會、教育等各方面不如人意,但也頗有可觀的表現: 我們看到高雄捷運終於開通了,也看到台北捷運南港線加入營運,可見交通運輸在一個城市的發展更大力地向前躍進; 我們看到電子產品不斷地創新,不需要半分鐘就可以下載一部影片; 我們看到雲門舞集的排練場雖然慘遭祝融,但林懷民先生篤定地表示,藝文生活絕對不能就此毀於一夕; 我們看到海角七號串起人民的感情,帶給國片亮麗的市場; 我們看到消費券的發放,人民絞盡腦汁地做行銷規畫與組合,展現創意與拼經濟地熱情。
- Jan 17 Sat 2009 12:02
江蕙的生命教育
在發放消費券的前夕,又報載江蕙的大姐因欠債風波,而讓江蕙飽受責難,這無疑是給孩子最好的理財教育。正逢期末考完,我告訴孩子課本以外的話題-理財、儲蓄、用錢的觀念; 更可貴的是,我和孩子找到許多江蕙的故事,我才知道,江蕙是藝人當中,少數值得令人敬佩的歌手。
江蕙出生高雄,為了幫父親還債,而到台北開始過著游走江湖的走唱生涯; 他還幫過家裡賣過蔥油餅,被油噴得滿手包,但他依舊強忍痛苦,努力地幫忙家計; 也因為早年抗起家中的重責大任,讓江蕙喪失求學機會與美好的童年回憶。逐漸長大之後,她為了家裡生計,四處奔波,捨棄青春而未嫁,一路走來,極其艱辛,但她始終任勞任怨,無外無由。她將所有的心情寫照,一部分寫進歌裡,一部分悶在自己的心頭; 在前幾天的高雄巨蛋演出時,她話語中透露自己的故事,感動了許多在場的人!這是用生命唱歌,也是用感情唱歌,沒有架勢,只有滿滿的人情。這幾年回首,妹妹江淑娜一直感慨的說:「二姐一生都為別人,何時才可以為他自己呢?」
- Jan 13 Tue 2009 12:59
無菸運動
政府為了徹底落實無菸運動,鼓勵民眾可用攝影、拍照的方式,勇於檢舉抽煙者,再寄給相關單位,得到5%的獎金。問題來了,必須留下對方的「姓名」,這談何容易? 對方會光明正大地告訴你他的真名嗎?一定要拍到正面抽菸的清楚模樣,以方便相關當位來找出「兇手」? 還是要鼓勵有正義感的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檢舉他呢? 筆者認為,有可能出現彼此熟識的人,相互取締,玩一些「無聊」的遊戲; 或是造成檢舉人「得不償失」的後果。幾年前推行的「遛狗繫狗鏈,隨手清狗便」也是因為讓民眾感到「拍照」困難重重,而效果不彰,最後變成以宣導的方式作收。
再者,校園當中該如何取締呢?衛生局派人到學校來,是不是會事先通知校方,然後校方再宣佈:「今天有人來稽查,所以請同仁今天暫時不要抽煙」?還是由小學生口頭請老師不要抽煙?還是要鼓勵學生帶手機、相機,勇於抓老師的把柄?還是師師相護,看到同事抽煙,也當做視若無睹,若無其事?
- Jan 13 Tue 2009 12:57
文化的角度來看博弈
筆者想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博奕。文化指的是一群當地的人,經由不停地努力,最後所呈現出來的現象,居民對此有極高的認同威與凝聚力。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它們就像在翹翹板的兩端,時常因為某種元素的出現,而產生極高的價值。
將近有十年歷史的墾丁「春天的吶喊」,當初也不被看好,甚至被當地人趕盡殺絕; 但是不到二年的時間,恒春的居民多麼渴望春吶活動可以再度辦理,因為帶動了經濟的繁榮; 而春吶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次文化,甚至有吸毒、嗑藥的可能性,但只要事前防範要檢做好,何嘗不是一件值得讚許的特有文化。高雄市知名的七賢路-紅茶辣妹街,曾經也是許多「三教九流」集聚地,但因為員警的巡邏與社區民眾的互助,讓七賢路發展成為高雄屬一屬二的市中心。
- Jan 06 Tue 2009 09:25
小綠人即將被小黑人取代
對於小綠人即將被小黑人取代,筆者想提出一些看法:
據新聞指出,未來將變成「單體號誌」,也就是秒數的顯示不見了,而變成小黑人周圍的一圈長條燈號顯示剩餘的時間。問題來了,當長條剩一半時,在大馬路所代表的可能是50秒,在小街道代表的可能是15秒; 用路人在遠方第一時間看到時,很難根據燈號的長度來判別,必須先觀察三到四秒鐘方能找出燈號減少的規律,這對駕駛人而言,是危險的事呀!而現有的「秒數」,由於是公認、固定頻率的,不會有判讀問題,也不用再思考究竟剩多少時間。
- Jan 03 Sat 2009 14:10
國軍體能太差
報載馬總統因感嘆現在國軍體能太差,將對現有的體測標準大翻修,在3000公尺、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項目,以及士、官等職的升遷、考核都有所規範,期盼能因此強化國軍體能。
筆者在幾年前退伍,真有感嘆現在的體能訓練真的像是「夏令營」; 當時的「體能操」真的不是「操體能」,也不是「超體能」,而是只要求二天一次1500m; 軍方因擔心「出事」、「訓練過當」,而告訴我們:「不要跑太慢,都可以接受的」,也因此,我們那幾梯進去的,想藉由當兵練體能,只有自我要求了; 也因此而造就出一批「體力不佳」的役男及職場人員。
- Dec 28 Sun 2008 18:10
潮寮地區惡臭
從十二月以來,大寮鄉潮寮地區一帶,已有村民與學生陸續聞到工業區的刺鼻惡臭,而陸續就醫。筆者目前在林園服務,也常聞到本地工廠的廢氣,而深受其害,對於潮寮的民眾,深表同情。
高雄是全台首屈一指的工業大城,北有楠梓,南有小港,東有仁武、大社。林園石化工業區旁是小港臨海工業區,往北又是大發工業區,可說是「雙面襲擊」; 尤其到了陰雨天,加上風向,更會聞到一股惡臭,整個校園彷彿籠罩在「毒氣」中; 聽學生說,他們住在這裡已經很久了,早已習以為常,只要戴上口罩,關緊門窗,就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我不曉得工業區內的處理狀況及排放原則,但我知道,影響這麼多的居民與這麼長的時間,絕對有問題。
- Dec 19 Fri 2008 08:44
柔軟有力-遠見雜誌話題
柔軟有力
這一期的內容,我想以奈伊博士的的「實力」來貫串。封面話題報導了A+俱樂部以及服務業的評比,企業的成功,除了天時、地利、人和外,更重要,就是領導者具備某種程度的「軟、硬、巧實力」; 這期也報導了畢業生與職場的關係,更強調在競爭激烈的時代,唯有各種實力兼備,才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