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小綠人即將被小黑人取代,筆者想提出一些看法:
據新聞指出,未來將變成「單體號誌」,也就是秒數的顯示不見了,而變成小黑人周圍的一圈長條燈號顯示剩餘的時間。問題來了,當長條剩一半時,在大馬路所代表的可能是50秒,在小街道代表的可能是15秒; 用路人在遠方第一時間看到時,很難根據燈號的長度來判別,必須先觀察三到四秒鐘方能找出燈號減少的規律,這對駕駛人而言,是危險的事呀!而現有的「秒數」,由於是公認、固定頻率的,不會有判讀問題,也不用再思考究竟剩多少時間。
其次,在馬路上的任何標誌與廣告招牌,最重要的用意就是要吸引人、淺顯易懂,亦即不需「再轉化」的過程。如大型看板上,會直接顯示「溫度的數字」,而不會擺一枝大型的溫度計; 會放一個數字型時間,而很少擺大時鐘; 公路指標會以「數字」代表公里,而不會以記號或國字顯示。這就是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性及普及性。而原先的「秒數」不但呈現黃色燈號,與小綠人顏色對比,更才將改制的均一綠色的小點,更顯而易見。
再者,當走路要過馬路時,較危險的其實是「老年人,而要教育他們再度判別新的燈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數年前,將車牌號碼從「全部數字」更改為「英文加數字」,受害最大的就是老年人。曾經有一位老年人被撞倒之後,瞬間爬起來要記對方車牌,結果發現是英文的,竟然看不懂,而無法找到肇事者。在我們的交通制度下,我們考慮的大多是年 輕、中年人,但是交通問題最需重視的是老年與幼童。
個人認為,變成「小黑人」,是該原創者的巧思與創新; 但實際在馬路上執行,可能會產生種種弊端。基於以上理由與經驗,筆者強烈建議,要設「小黑人」前,請三思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