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賞景-記澄清湖
最近,因為澄清湖入園免費,所以重新燃起許多市民尋幽訪勝的回憶; 在科技日新月異以及景觀不斷翻新的時代,屬於傳統式的澄清湖,往往成為被忽略的焦點; 然而,今日,我卻帶有著新奇、嚮往的心情,來造訪這位有著台灣西湖之稱的—澄清湖。 此刻的澄清湖,並不怎麼炫麗亮眼,特別在冬日,氣息一片索然,灰灰的天,濛濛的視線,在澄清湖上,更是顯得蕭瑟。對於湖泊的記憶,總有著碧波萬頃,波光粼粼,在此刻,卻暫時被寒冬所覆蓋。因為陰雨霏霏,罕見日照,只有湖水原本清中帶點濁的樣貌,更別說可能有陽光穿透雲層輕巧灑落所映照出的光芒了。和夏季的澄清湖相比,確實有幾分的差異; 但其靜美之處,其實是冬日午後,特別寧靜、安詳所營造出來的海闊天空。 沿著澄清湖的湖畔步道,並掇拾地上因不同季節所凋零的紫羊蹄甲落花,便自然而然地連結了冬日的時序。步道旁有一豐源閣,是座仿明代之建築物,走上迴旋梯,登上二樓,便能望見澄清湖的湖光山色,浩瀚幽遠,清新秀麗,幾隻水鳥在湖上點綴飛翔,靜如山水潑墨畫; 放遠看去,有著周圍櫛次鱗比的高樓,還有高雄市區一棟棟城市的繁華,悠游於澄清湖,竟有著遠離紅塵獨坐於凡間的感受; 但卻因湖面所蒸騰的霧氣,加上冬日的隱隱晦晦,只望見視野朦朧,霧氣縹緲,猶如披著一層輕褸薄紗; 我不禁想起古詩裡所說的「淡粧濃抹總相宜」,好像未必要有豔陽相伴的晴日,才能想見澄清湖的美; 而是陰濛的歲寒裡,也能有讓人留戀的景緻。澄清湖隱身在市區裡,鬧中取靜,拾階湖畔旁,而無車馬喧,更讓人有坦然心寬的體現。 澄清湖頗具名氣的九曲橋,更是新人拍攝婚紗的好地方; 九曲橋,橋面迴折九彎,橋面離湖面不到幾公分,俯個身,下手一撥,就是冰冷刺骨的湖水。在古裝劇中,常見的園庭建築,也經常有著小橋流水的造景,其實就是類似這般古意盎然的情境,而踏在其間,更容易讓人猶如穿梭在歷史的長廊,置身其間,竟讓人湧起一股思古幽情。九曲橋的對面,還有著富國島吊橋,這是為紀念黃杰將軍從越南富國島整師返國,所寓含的堅苦、奮鬥的造景,也在迷濛中,顯現出一片忠貞愛國的情操; 此刻,隔著湖面,不禁讓人有視覺上與歷史上的遙遠之感。 回到我們的童年,我們當時總是天真地認為,既然命名為公園,就該有著兒時該有的溜滑梯、盪秋千。對於澄清湖,我們也有著早先的清晰記憶: 國小一年級時,全班搭著市公車到澄清湖戶外教學,一個人繳交五十元,全一年級小朋友便浩浩蕩蕩地出遊了; 最有名的,也是澄清湖旁的麥當勞,也往往成為遊客尋人、群體集合等待的大地標。 慢慢長大之後,才發現所謂的公園風景區、國家公園,其實未必要有過多的人工造景; 太多的人工,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純然與樸素。澄清湖,在我上了高中之後,幾乎就鮮少在我們的記憶裡竄然而出了,取而代之的,卻是愛河、西子灣、旗津、旗山、美濃,或是義大、夢時代、駁二,時光悠悠地走過,我竟重拾了澄清湖的美好。 在旅遊景點不斷拓展之際,澄清湖有著歷史感與古典美。在冬日的湖中,因靜謐而更顯倒影清晰,因空靈而更顯內心昇華,如果有騷人墨客來此暢遊,是否又會有一篇篇佳文墨寶留在於此,讓後人頌讀歌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