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府研擬推出教育券來搶救高學歷失業,吸引失業者重回校園充電或延攬擔任技職講師; 對此,筆者想談個人淺見。
此一政策,無疑是一種「鴕鳥心態」下的政策,讓失業的「高材生」可以延後幾年再失業,也就是說,目前表面上仍是在「唸書」,但政策「享受」完畢之後,就得坦然面對現狀; 以目前的技職校院的系所和師資缺額狀況來看,能被延攬為講師的名額可能不多; 半年過後,又有一批新的畢業生出現,勢必又會出現龐大的失業人數。因此,失業率並不會實質下降,只會在「短期」、「表面」上看似下降。許多大學生會技術性地在大學故意漏修幾個學分來延畢,主要目的就是害怕「畢業即失業」,而他們一旦畢業後,仍舊面臨每況愈下的就業市場。
在這次的政策中,不提供學位,只以三個月、六個月為一期; 試問,僅半年的時間內,要如何給予這些「回流學生」專業紮實的技術因應職場?雖然這段期間的學分不用錢,但生活費的開銷何嘗不是一筆大支出?大學修了四年的學分都不能迎合職場了,更何況這三個月至半年的「自救」學分,很顯然是「應付不景氣」所做出來的政策。其實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出在大學生是否有修習第二專長,或是做好學生的本份,而是學校是否有開設符合時代潮流的課程?或是衡量產與學之間是否有供需之間的平衡?或是掌握趨勢,讓學生瞭解社會與世界脈動?其實高學歷的學生可以得到的工作不少,只是「眼高手低」罷了; 筆者也想給大學生建議,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職場,也應秉持著謙虛、學習的心,先求有,再求好,再求精進!否則一味求好,到處碰壁,反而得不償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