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教育部長沒有到八德國中,我相信,部長還只是會以「想像」的方式來談霸凌 ; 如果教育部長沒有到八德國中,我相信他很難理解第一線教師,在面對中小學生的管教問題時,有多麼的無奈。
    我一向主張,教育行政人員必須與教育現場結合,並且傾聽第一線教師的心聲,唯有親身經歷,才會知道教師的處境與需求為何。以往,上級的教育長官常被痛批「不食人間煙火」,就是因為他們都坐在大辦公室裡,根本感受不到親師的處境和學生的問題,於是,大筆一揮,訂政策、發公文,執行出來的政策,卻與教育現場的需求大相逕庭。
如果教育部長沒有到八德國中,我相信他絕對不會將霸凌的事件,比照SARS的危機處理流程,定期朝報、檢討、督導; 我更相信,當他在會場時,聆聽到噓聲、喧嘩鬧聲時,肯定相當後悔數年前推動的友善校園、零體罰、愛的教育。今天會落到這個下場,某個程度來說,其實是教育部的官員在錯誤的政策下,嚐到苦果,而回頭建議「適度體罰」,反而是解鈴還需繫鈴人呀!。
    筆者建議,教育部長應該經常到教育局處去、到校園去,但是,不是只和局處長、校長、主任聊天,而是到聆聽「老師」們的心聲,甚至當起「一日教師」,並且一定要有輔導「問題學生」的經驗。行政人員往往會為了「美化」校譽,而將大事化小,小事小無,就像八德國中竟然成為品格教育卓越的學校一樣。
    我只是一個老師,但是我有很多教育上的建議想提出; 畢竟,行政有行政的立場,教學有教學的立場,彼此協助、配合、聆聽、關心,才是脫離「問題學校」的良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