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語言癌談語文教學

 

知名大廚阿基師,在風波過後於螢光幕前大談事件的來龍去脈,其中許多的用字遣詞遭人質疑太多「語病」,也間接引發了「語言癌」的大篇幅報導; 從國語文教學的角度來看,「語言癌」確實是口語表達上極為嚴重的缺失,那麼,語言癌是如何產生的呢?在教學上,又有什麼方式可以彌補呢?筆者就各人的經驗,提出簡單的分享。

 

壹、語言癌的產生

一、                網路用語影響:網路確實是影響書寫、口語習慣的媒介之一; 多數人在臉書上、line與朋友互動,往往只丟下淺簡的幾個字、詞,甚至表情符號,導致對於長句、完整的書寫漸形漸遠。當經常處在簡薄用字的情況中,語境難以產生,也難以有深一層次的思考; 因此,當大眾習慣使用資訊介面留字、傳訊時,儘可能提醒自己多寫完整的語句,以減少模糊空間,也增加用語的能力。

二、                國語節數減少:教改之後 國語課的時數逐漸減少,猶記得筆者讀國小時,每週有一節說話課,每一節都安排同學上台說故事、表達看法、說出生活經驗,縱使大家有些恐懼上台,但長時間訓練下來,能力也不得不提昇; 然而,現今國語節數減少,更遑論完整的說話課了。因此,教師可利用零碎的時間,指導學生說話,增加口語流暢度,提昇學習競爭力。

三、                閱讀量貧乏:閱讀是強化口語表達的不二法門; 當經常閱讀流暢的文句時,便容易建立「語句的感覺」,亦即是「語感」; 有了語感之後,便容易說出或寫出流暢的語句。不同的閱讀素材,可以增加不同的思路,刺激大腦細胞,達到旁徵博引與觸類旁通之效; 語言癌有一個重要的病徵,那便是「語言與正常認知有差異」,因此,除了注意自身說話的習慣,加強正確語言的使用,更要拓展閱讀的視野,方能在任何話題中,順利輸出語彙。

四、                社會風氣影響:現今許多人,因為說起話來充滿語病,再經大肆報導、宣揚,導致許多人接收訊息後,便有樣學樣,劣幣逐良幣,積非成是,撥亂反正,並耳濡目染受到影響; 社會上許多知名人士的言語,往往具有影響力,一旦說話有了誤差,便容易產生不良的效果; 因此,社會整體的大環境必須營造一個正確而具有美感的語文學習情境,才能提昇說話品質與語文精準度。

 

貳、語言癌的治療

那麼,在班級中,教師應該如何進行口語表達練習、治療,以避免語言癌的發生呢?筆者也提供幾個教學經驗,與各位讀者分享。

一、連接詞說話練習:教師可在黑板上寫上二、三個不等的連接詞,讓學生在座位上個別練習、兩兩練習、上台練習。例如,教師在黑板上寫「雖然…,但是…,只要…」,學生說出來的答案可能是「雖然今天是聖誕節,但是因為我作業沒寫完,所以老師不讓我參交換禮物,只要我趕緊完成,一定可以加入活動的」,又如「雖然我抽到不喜歡的禮物,但是我可以再和同學進行第二輪交換,只要我交換前多誠心祈禱,應該就能換到不錯的禮物。」語文中的「連接詞」俯拾即是,教師只要利用課堂的最後五分鐘,讓學生自行創接、互動,就可以慢慢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二、讀報練習:「讀報」不只是「閱讀報紙」,更是「讀出報紙」,將報紙的內容讀出來、說出來。當學生讀完一篇文章/報導之後,可以嘗試讓學生說出讀到了什麼資訊。在指導學生說話時,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進行:

(一)學生程度稍好時:請學生看完報導/文章後,放下報紙,用自己的話說出大意、心得、看法。

(二)學生程度中等時:請學生看完文章/報導之後,可以帶著報紙,說出這一篇的大意、心得,或是說出與文章相同的經驗。

(三)學生程度稍弱時:請學生拿著報紙,讀出其中一、二段,或畫出優美詞句並讀出來。

參、抓語病練習

筆者試著設計了幾題有語病的句子,供學生練習,題目如下:

1、媽媽對我說:「如果我再不認真讀書的話,就要禁止我玩電腦了!

2、他是文化界的始作俑者,推廣社區讀書會頗有貢獻。

3、大家都願意付出愛心,難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溫情。

4、當用則用,當省則省,千萬不要有不必要的浪費。

5、一群阿兵哥浩浩蕩蕩地打仗去,真是國家的巾幗英雄。

6、他站在山頂,仰望大地,車子就像一個個火柴盒一樣。

7、冬天到了,百花凋謝,落葉繽紛,枝上的樹葉顯得特別扶疏。

8、他講話不守信用,總是口若懸河。

9、請你過去這裡等,輪到你時,我會再通知你。

10、請您在購物前先確認商品,結帳後就不再做退款的動作了。

 

詳解:

1、本題按照語句解釋是指「媽媽不認真讀書」; 但依邏輯而言,應為母親對子女的警告,故應更正為:「如果『你』再不認真讀書的話,就要禁止『你』玩電腦了!

2、「始作俑者」是形容開啟「惡例」之先風; 既然是推廣讀書會,應不能使用此成語。

3、「難道」後面應使用「設問句型」; 此題應更正為「難怪」。

4、「浪費」本身就是不必要的,不需再贅字多提「『不必要』的浪費」

5、「巾幗英雄」指「女英雄」。

6、「仰望」指由下往上看。山頂往大地看應為「俯瞰、俯看」。

7、「扶疏」指的是「茂密」,既然提及「冬天、凋謝、落葉」就不會有扶疏的景象。

8、「口若懸河」意指說話滔滔不絕,此句成語應更正為「信口開河」。

9、應更正為「過去那裡」或「過來這裡」。

10、                「結帳後就不再做退款的動作了」為典型的「語言癌」,應改成「結帳後就不再退款了」。

 

肆、結語-訓練口說,擺脫「語言癌」

口語表達在目前的語文教育中,不若「讀、「寫」般地受到重視,然而,這並不代表「說」的能力是不重要的; 反觀,當學生到了高中、大學,甚至進入職場,處處必需靠「口語表達」來展現自我,因此,如何說得得體,說得自然,說得有條理,說得令人聽來舒服,確實是一門重要的功夫。在「語言癌」風行之際,此時,也正是吾人思考避免此症惡化的時候; 只要教師多給孩子口語表達的機會,家長也給孩子更多鼓勵與語言互動,相信就能擺脫「語言癌」的惡夢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