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寫作
一部經典得以傳誦千古,必有其精要之處; 同樣的,一幅畫得以為後人歌誦,也
必有其絕美之處。在中西文化中,不乏為人歌詠的名畫,舉凡梵谷的 、畢卡
索 、達文西 、蒙那莉莎、又或東方 百駿圖、張大千 。
名畫寫作的重點,主要分成三個重點來敘寫,包括: (一)名畫的簡介:這幅畫
的畫者是誰?其創作時代、地點、國家、社會情況等背景闡述,以及最受後人津
津樂道之處。(二)名畫的圖像重點:一幅畫一定會有最引人矚目的地方,可以針
對該處多加說明,包括色彩、動作、容貌、意等等。(三)心中思維的表達:針對
這一幅畫,自己是否有何感觸、啟發,此碰分也是寫作的關鍵。
就以知名的畫作-米勒<拾穗>為例,其創作年代約在十九世紀的法國鄉下,
由於米難小時候曾在田間勞動,加上他想到路德的故事,便以此為創作理念,
畫下了<拾穗>。而鄉這一幅畫中,是以褐色的色調來鋪陳的,主要的場景是稻
田,田間有三名婦人,各有不同的姿態彎腰撿拾麥穗。在這一幅畫中,可以讓
學生去思考,它隱藏著什麼涵意?心中是否有相關經歷的共鳴?例如,這幅畫可
能讓孩子連結了人物與土地的依存互動,可能讓學生知道生活足夠即可,剩下
的資源(麥穗)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路德),學生也可以擴充到分享、知名、關懷
、踏實等品格教育的層次。
名畫寫作的意義,除了讓學生練習作文的技巧外,也要懂得欣賞名畫,並瞭
解名畫的創作背景; 在課程的連結上,它融合了語文與藝術,更能培養學生的生
命教育與人文的關懷。在與孩子談論名畫的時候,我發現老師本身要對畫作嫻
熟,也要能夠像說故事一樣媚媚道來,才能讓學生真正進入到畫中的世界; 同時
,老師要能引導學生注意到畫面的重點,甚至是細徵未節,才能宏觀又徵觀地
進行寫作。
因此,名畫寫作更重要,即是如「閱讀理解」般地讓學生「讀懂」畫作的意
義,當讀懂畫作之後,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更有深度,也更有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