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禮貌小天使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發現班上的孩子除了「外形」改變外,連「內在」也更有涵養。以前常唸他們不懂事、不優雅,但是現在反而常讚美他們是文質彬彬的紳士淑士。孩子在這個心智成長的過渡階段,我發現因為有禮貌,讓他們變化了氣質,無形中也陶冶了人格與基本修養。而且,唯有在這個階段,及時教導孩子禮貌的重要性,他們才會在未來的學習路上,表現得更好,也自然成了習慣。
我帶的班級是體育班,所以在教練的耳濡目染下,漸漸懂得運動家的風度。比方說,遇到對手時要先禮後兵; 比賽結束時要謝謝裁判; 遇到裁判不公平時,要先舉手(舉牌)再向裁判說明; 遇到家長送補品時要懂得說謝謝; 不小心在場上有了失誤、犯規、弄傷對方時,要懂得認錯。也因為在班上的特殊體育風氣下,讓他們不論在課間、放學,都比其他班級的孩子,更懂得禮貌。更重要的是,我常舉古代射箭、下棋的例子,要他們在「君子之爭」中,漸漸受到感化。所以,在帶這一班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禮貌一定要在生活中實踐。
當我們教孩子禮儀的時候,可以從食衣住行育樂中做起,這是最容易也最能看到成效的,這比「理論」來得有效益。吃飯的時候,請師長先慢用、先發水果給老師,並學會在吃飯前「惜福」、「感恩」; 穿著的時候,衣服不拉出來,且整理好自己的儀容; 在居家生活裡,關門音量降低,遇到鄰居要問好,做好敦親睦鄰的工作; 行走時腳不拖地,出門都要遵守交通規則; 與人同樂時要有分寸…。其實,禮貌就是一種「行」,唯有在「認知」與「行動」中共同建立,才能做個「禮貌小天使」!
「禮貌」即是「禮」與「貌」。禮是一種內在修養,貌是外在的儀態,兩者均是生活處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是一種由外而內的影響力; 當我們懂得在言談舉止間更謹慎的時候,必然能讓內心更有涵養。俗話說,「禮多人不怪」,禮貌和微笑一樣,化解了人際之間的糾葛; 也和愛一樣,開創了人類文明的豐美; 也因為如此,我們才有「禮儀之邦」之稱,也才有自古流傳下來的禮記、禮運大同、四維八德等聖賢明訓。
禮貌也是一種「模仿」、「榜樣」,它來自於師長的身教、言教、境教; 當師長可以以身作則,要求自己的行為合乎「禮」的時候,孩子才可能接收到「禮」的訊息,並且身體力行去實踐「禮」的表現。禮貌可以提昇一個人的氣質與別人對他的觀感; 品格決定一個人的人格,禮貌的態度也決定一個人的高度。當一個人在各方面都表現很好的時候,他應該要有能力來檢視自己的品格,是否合乎「禮」的準則,否則,當他得到許多成就的時候,他的內在價值分數,仍然只是低成就的。
龍應台女士說,最大的權力要用最大的謙卑來承擔; 的確,謙卑就是品格的陶鑄,也是禮貌的修行與蘊釀,只有隨時警惕自己、提醒自己,行事前先三思,謀定而後動,仔細思考做這件事時,是否有加進理智的判斷,是否合乎禮貌的規準,才不會本未倒置。
台灣自古以來被讚許為禮儀之邦,每一個師長,都要在家庭、在學校中發揚屬於我們固有的美德,才能成為「禮儀之家」、「禮儀之班」、「禮儀之天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