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學不久,上屆的畢業學生回來看我,我趁此機會教育一下,告訴現在班級的孩子,什麼是「感激」。
當老師的,最欣慰的就是看到許久不見的學生長大、懂事,並且會感激老師教過他的一切。在平日上課,我會固定找一個時間進行「喜樂時間」,其中不乏要孩子感謝這一週來,接受了誰的幫忙,要怎麼謝謝他; 我也常在吃午餐前,要孩子先謝謝盛飯的同學,並感謝上天賜給我們豐盛美味的一餐; 也能讓孩子想想看,是誰維護校園的安全?誰批改作業誰載你來學校?藉此傳達「感激」的課題。
感激的心,「實踐」比「認知」來得要。
在家裡,父母可以請孩子自己煮一頓飯,體驗做飯的辛苦; 讓孩子自己洗衣服、做家事,從中知道父母的苦心; 也可以請孩子試著在肚子放一顆球走路,體會媽媽懷孕時的不便;。唯有透過實踐,才知道父母一生都是為孩子著想!這種身體力行的方式,就是情感教育的發揚,也是角色扮演中重要的「同理心」,而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了解感激的真諦。
在睡前,除了要小孩子反省外,也可以試著說說看今天要感謝誰?為什麼?培養感激的心,是身教、言教、境教,也是一種感化作用; 師長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經常將「謝謝」掛在嘴邊,讓孩子可以耳濡目染,沐浴在美善的環境當中。如果說愛開創了人類最偉大的奇蹟,那麼因為孩子都懂得感激惜福,才能讓愛更為踏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