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探討國語文教學與本土語教學時數的論述,俯拾皆是;身為第一線教師,愚亦想提出個人淺見。

    在今十二年國教即將啟動之際,我認為應該把國語文和本土語的「學習能力」,提昇到「學習素養」的境地,這也是十二年國教最重要的精神。什麼是「能力」,什麼又是「素養」?簡單做個開車的比喻,「能力」指的是「我會開車,我有開車的能力」,後者指的則是「開車的素質,是不是一位好的駕駛人員」,因此,有了能力,方可建立「素養」的概念; 於此而論,我發現現在的學生,能力不可謂不好,但卻是缺少「喜愛國語文與本土語的素養」。

    素養如何去培養?這絕對不是多加節數就可以達成的,它必須耳濡目染、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影響、從小就養成一種能欣賞的態度,亦即是陶冶出對語言的興趣;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現代教育普遍缺乏的「情意教學」。沒有情意,就難提昇素養; 沒有好好開車的習慣,何來當個好駕駛; 從小沒有正向的教育環境,何來當個有道德的公民?

    如果是我,我反對過多的筆試,也反對在繁雜的課程中加入一節本土語,因為只要成了必修,便免不了要考試; 當沒有時間再塞入一門正式課時,我們的老師能否在課堂中直接融入教學?當教到社會關於本土的知識時、教到數學與本土相關時、教到藝文的本土藝術家時,能不能充份備課,隨機給予幾句本土語的教學?每天運用一些時間融入課程,應該比一個星期教一次來得有幫助,畢竟語言的學習,有大腦科學研究指出,長期密集比短期一次性來得有效果。

    我也希望,我們教育當局可以培訓更多的老師,指導他們如何「欣賞國語、本土語文」,因為鑑定欣賞的能力是培養素養的方法之一,欣賞比較是語文閱讀理解的新趨勢,而聆聽尊重他人的想法,更是學習素養的指標之一; 因此,我們的課程規劃,應該是逐步減少「技能取向」與「認知取向」,慢慢建構「情意取向」的教學模式; 最終的目的,便是讓孩子願意自主學習各種語言,且樂在其中,能說出好話,寫出好東西; 就像所有一切能吸引學童的教材一般。

    要從「能力」到「素養」是一條長遠的路,這種教育觀念的改變絕非一夕一朝可達成的,然而,教育是長遠的路,也許是一個世代,也許是扭轉整個社會的思惟; 但我們都在等待,不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