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海洋的故鄉-東港
近日正逢東港黑鮪魚季,又是東港三年一科迎王祭典的王船開光日,便騎車前往,躬逢其盛。
將車停在東隆宮旁,便依廟方人員指示,步行至王船擺放的地方-王船大爺廟,富麗堂皇,畫工精細,讓許多觀禮的民眾,咋如稱奇; 這是東隆宮三年一次的盛會,所有東港鎮民,都與有榮焉,倍感驕傲。更讓我驕傲的,其實是一位當地討海人許先生。
他從王船後方走來,嚼著檳榔,刁根煙,所有道地的鄉土印記,全都在他身上表露無遺。起初以為他是負責打掃,或是在廟前賭博、吸煙飲酒的小混混,當我遇到他時,還被他討海人的庄腳土氣震懾了一下,沒想到他脫口而出:「少年ㄟ,你自己看,看嘸的再問我」,我點點頭,怔怔地發愣。
我真的問了問題,他也真的解答了我不少問題,包括東隆宮之所以有名的原因、造王船的目的、廟會角頭和陣頭、八家將與官將首之異同,他不只瞭解東隆宮的廟宇文化,從東港的廟會活動,到東港地區所分支到鄰近鄉鎮的廟宇,連頭城搶孤、恒春搶孤、北港媽祖、金門迎城隍,全都如數家珍地娓娓道來。
他每一次自信的回答,都讓我打從心底佩服他放蕩不羈底下的博學多聞。從他的外表與舉止,實難相信他是個文化禮俗的專家,他甚至驕傲地道出幾個月前有個研究生向他請教東港的王船祭,做為論文的資料; 而且他對於東隆宮的網站瞭若指掌,哪個網站點進去有什麼,該連結到何處,全都在指尖穿梭。
我們聊到了東港黑鮪魚,他說,除了東港之外,台東成功其實也是黑鮪魚的故鄉; 他說一般人容易將黑鮪魚與黃鰭鮪搞混,如果沒有仔細觀察背部,容易分辨錯誤。許先生本身是討海所以對於漁業、海洋文化有深刻的體認,從他的口中,我得知黑鮪魚捕撈的季節,大多在五、六月,此時,東港的鮪釣漁船便會開到台東一帶,釣到之後,先電擊、急速冷凍,以何鮮度; 因為氣候變遷,導致黑鮪魚的數量,在這十年來逐漸下降,也因此物以稀為貴,價格節節攀升,今年的第一鮪,每公斤開價六千一百元,重達二百二十多公斤,總開價約一百三十七萬元,由一家海產店買下,海產店初步估算,約可獲利六十萬元。
許先生有時會自己駕船出去捕櫻花蝦,他說全世界只有東港才有,幾乎一年四季都有,一公斤約二百元; 但許多商家會將一般不知名的小蝦,充當櫻花蝦,魚目混珠。當然,遊客不易辨認,但是當地的居民,或是饕客,可就一口就能分辨了。
其實,東港除了有知名的文人地景外,更重要的,其實在於它的漁業文化。自從八八風災導致雙園大橋中斷了之後,東港總像被孤立般地,失去了往高雄連結的契機。我總喜歡在一個鄉鎮遊走,詢問當地的居民,從他的眼神,從他的口音,從他對土地的理解,去得知一個於我而言,是個陌生的小鎮。
- Jun 01 Wed 2011 11:25
人文與海洋的故鄉-東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