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廟竹藤

提到關廟,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關廟三寶:鳳梨、麵條、竹筍。而在民國三四○年代,關廟還有一項歷史更悠久,揚名國際的「竹藤手工藝」。

    在日據時代,日本政府為了加強對台灣的控制,遂發起了皇民化運動,一切生活習慣必須走向日本化,徹底抹殺台灣文化; 有部分的日本學者反對壓制台灣文化,便出版書報雜誌,展現台灣特有的文物,來表達對台灣在地文化的關懷。日本人金關丈夫遂在民國31年出版了「南方文化誌」,其中提及了關廟的民俗風情,並將關廟形容為「竹細工之村」。

    當時,關廟已有「關廟庄信用組合工房」,即類似現今合作社的組織,不但家家戶戶都有手工製作竹產品,也由組合工房統一收購、出售,此時竹器從業者約佔關廟人口的30%; 當時所用的竹子大多由鄰近山區,如龍崎鄉運來,減少運載費用,竹材品質也較穩定; 所有的日常用品,舉凡竹屋、竹筏,再到炊具、裝飾品等,無一不是用竹材所製作完成的,且全部過程均為純手工製作; 所有庄民投入的心神與時間,讓關地區成為知名的工藝村。

    光復後,手工竹器日益精緻,訂單由內銷轉為外銷; 日本政府更為了利用台灣廣大的人力,派遣師傅到關廟施予技術指導、訓練; 在民國39年左右,從事竹器業者高達百分之七十的人口,一度紅極一時。但,好景不常,民國45年左右,因大量的工業製品投入市場,尤其是尼龍、塑膠產品充斥,關廟的傳統技藝便遭受波及,逐漸將「竹工藝」改為「藤器工藝」,再經過一、二十年的努力,台灣造就了世界「藤製王國」的空前盛譽。

    到了民國七十年代,台灣藤原料不敷使用,便向印尼進口藤原料,但在民國七十五年,印尼政府提高藤原料的出口稅,甚至在1989年起禁止藤原料出口,很多廠商不得已,只好遷廠至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去。

    如今,最大的衝擊在於大量機械設備的進入,導致最傳統的技藝已近乎失傳,走遍關廟鄉,僅存一戶老太太在製作竹籃、藤椅; 加上一天只能做一、二件,費心又費時,年輕人不願傳承這種技藝,於是讓竹藤的手工藝王國可能從手工三大鎮裡除名(苑裡草蓆、三義木雕),也因此,如今走入關廟,沒有人會提起這項「特產」。然而,關廟竹藤曾奠定了台灣經濟的基礎,也享有手工藝術王國的美譽,卻是不爭的事實。

 

照片:05561老太太一手編織的竹器,充滿古樸的韻味。

照片05563老太太坐在藤椅上,編織竹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