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傳統戲劇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為皮猴戲、皮戲; 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以皮製成的偶戲,透過光線打在布幕上呈現影子的一種戲碼。

    皮影戲是中國早期的傳統戲種之一,相傳在二百多年前由大陸北方,經廣東廣州、潮州一帶傳到台灣南部; 後來受日本人壓抑而沉寂,直至光復後再風行全台; 其中又以高雄縣境內的鳳山、岡山一帶最為流行; 而雲林縣境內的布袋戲與宜蘭歌仔戲,儼然成為台灣三大戲團,一直扮演著台灣鄉土風情與休閒娛樂的角色。

    在早期的農業社會,皮影戲主要的演出多為節慶的酬神戲、稻穀收成之後的平安戲、結婚時的謝神戲以及喜慶的祝賀戲; 由於皮偶在藝師的操控下,戲偶鮮明活躍地於燈幕中呈現,再加上對話台詞符合農業生活與民間小說的內容,貼近民情,又輔以熱鬧的鑼鼓、樂聲,因此自然而然就成了民眾喜愛的戲劇了。

    台灣目前碩果僅存的皮影戲團只剩四、五團,以高雄縣彌陀鄉的二團為大宗,其餘則零散分布於燕巢、大社。在與彌陀復興閣皮影戲團團長許福助先生的訪問中得知,由於現今電視、電腦傳播媒體發達,休閒育樂多元,導致傳統戲劇日漸式微,再加上手工製作不易,複雜耗時,年輕一輩多不願學習,許團長更擔心後繼無人。

    影像製作的確不易,需先挑選牛皮或驢皮,以驢皮為佳,在台灣由於不產驢,故以牛皮雕刻; 接著在牛皮上著色,主要以鮮豔的色彩為主,兩面均塗色; 再等其風乾後,用木板壓平就形成半透明的影偶; 等到每個部分的影偶(頭、身軀、四肢等)都上色,風乾之後,就可以組合、裝桿了。裝桿一般而言,一根固定在身部,另一根固定在手腕,如此一來,操演時就能運作自如了。

    皮影戲是台灣文化的一環,看著師傅操作偶戲的同時,讓我們不得不感嘆時代的變遷,以致數十年來的皮影戲早已成了日落產業,且有湮沒之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