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給我一隻手
「給我一隻手」在英文中翻譯成「give me a hand」 ,意思就是「幫我一個忙」。這是最近在教室裡,最新嘗試運用的一種教育方式。
有些孩子上課不懂時,會舉手發問; 有一些會左右交頭接耳; 有一些會回家查資料問爸媽; 有些更認真的,會犧牲下課時間來問老師問題; 不論是哪一種方式,都代表孩子至少看重一個問題的解決方式。
我有一隻「愛的小手」,但從來不會對學生產生恐懼感; 我同時做了三十幾張「小手掌」,分送給每一位班級小朋友; 每當遇到小組討論或是個別思考時,我會在講台待命,準備讓孩子把「小手掌」舉起來貼在桌上。我會問:「誰需要一隻手?(who needs a hand?)」,有需求的小朋友就會趕緊拿出他的小手掌,貼在桌子上,並齊聲喊「please give me a hand」,接著,我就會一排一排進行走動教學,到貼有小手的位置替孩子解答。
有了小手掌之後,每個孩子不必因為一直高舉著手,而影響個人思考,也容易藉由舉手來開玩笑、惡作劇(比方說:手放下時故意打前面同學的頭; 又譬如向我說他只是在抓頭,沒有舉手…)。有些比較害羞的小朋友,不敢在同學面前舉手,也可以藉由貼小手的動作,達成解決問題的目的。
有時候,我會偷偷地在每個小手上畫上記號,表示「學習態度」; 聰明的孩子,常不會使用到小手,也並不因此代表其學習態度很差; 程度較不好的孩子,願意把小手貼出來,代表他還願意學習,儘管考試成績真的不理想,但是他的學習態度已經被我肯定了。在教育的現場中,我們不斷告訴孩子:「過程比結果重要」,如果我們能確實遵行「上課的學習態度比分數的高低來得重要」的話,更能讓孩子信服我們所實施的策略。
這個方式,是一場班級經營的講座所提出來的方式,對自己的教學歷程而言,也只不過試用半個多月,但是,從每一堂課的學習中,我發現孩子真的比以往更認真,也更有求知的精神; 而且我發現他們在面對課業之外的問題時,如水打翻了、鉛筆盒沒帶、錢不夠用時,也都會向要好的朋友秀英文:「give me a ha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