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善行需要被發揚
社會上很多人默默行善,甘之如飴; 有些人做了一件好事,就恨不得所有的人都知道; 論語裡頭提到的「無伐善,無施勞」也是一種內斂的表現。
但是,在我的教育理念中,我一直認為孩子做的善行,是需要被放大、發揚的。怎麼說呢?曾經我有一個很文靜的學生,名叫靜宜,他是一個成績很好,也很主動幫助老師同學的孩子,在同學眼中,更是一個可圈可點的模範生; 唯一的小缺點,就是過於內向,比較不善於表達。
有一次,班上一向排得很凌亂的掃地用具,一時間統統變得很整齊,壞掉的掃具也都被處理掉了…; 我心裡想著,該不會是學校的環保小天使來幫忙排的吧!我去小天使的班上要謝謝他們的幫忙,他們卻覺得莫名其妙; 我納悶著,會是我們班的孩子這麼主動嗎?我回到教室,問問看是哪位熱心的同學排的,卻不見有人主動回答; 我心裡已經有可能性的答案,於是就在下課時間找來靜宜,問問看是不是他幫忙的?他沒有很光榮的感覺,只是很輕聲地點頭說:「是呀!」
那一次我很感動; 我的感動並不是他排了這麼整齊的掃地用具,而是他並不因為排了掃具而理所當然地認為需要得到應有的鼓勵; 換句話說,這種服務的心態早已深植在他的心中,早己習慣成自然了。
社會上有許多人做了很多好事,只是他們不願露臉,也許是害羞,也許是認為「為善不欲人知」; 但是,如果這種善事沒有被更多的人知道的話,其他人怎麼會去效法呢?有些人捐了中大獎的發票進去發票箱裡,只在發票上註明「中獎」的字樣,卻不留下真實姓名和其他資料,這種方式,真的很偉大。拉回孩子的善行,雖然稱不上千萬的價值,但卻是身體力行的最佳表現; 如果這樣的小舉動,可以藉由班級表揚,進而全校表揚,不是可以讓更多的同學仿傚而別具意義,更具價值嗎?
當孩子只看到「行為」時,他們不見得會去模仿; 但是如果連同「行善人」的大名都被公布的時候,孩子的心中會有一個「主體印象」顯現,而願意付出行動。所以現在在教室裡,我不再說「『有人』把垃圾撿得很乾淨」,而是說「『xxx』 把垃圾撿得很乾淨」; 同樣的,當孩子犯錯時,我不會說「『XXX』做錯事」,而改成「『有人』做錯事」; 或許旁人的眼裡,這些意義不是差不多嗎?但是在小孩子的觀點中,會覺得做對的事有光榮感,做錯的事也不至於被奚落。這不就是所謂的「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嗎?
的確,孩子都希望好事能被很多人知道,也都希望壞事能替自己保留一些面子; 如果當老師、家長的我們,能夠了解孩子也愛「隱惡揚善」的心理的話,何不多放大孩子的優點,縮小孩子的缺點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