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照樣造句的深層內涵

照樣造句是寫作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檢視學生語文能力的指標之一。能夠掌握題幹的意義、詞性、行為,甚至是修飾語詞,對於學生的語文能力,均有提昇的效果; 因此,在語文課程中,擇取課文的句子,以及習作的照樣造句供學生發表、習寫,均能有系統又循序漸進地帶領孩子進入寫作的殿堂。
一、 照樣造句是創作詩歌的基石:在國小階段的新詩、童詩教學,仍以大量的仿作、小節的反覆性、句子的節奏性做為教學的準則。在照樣造句教學時,不妨將同質性較高的句型整合、潤飾,即可構成初步的童詩。如題幹為「一朵朵的白雲像是棉花糖一般」,便可讓學生仿作為「一道道的彩虹像是拱橋一般」、「一陣陣的微風像是溫柔的手一般」、 「一顆顆的星星像是小眼睛一般」,只要將這些句子串連起來,再加上開頭與結尾,便能形成一首童詩。如:「大自然真神奇/好像一隻變形金剛一樣/一朵朵的白雲像是棉花糖/一道道的彩虹像是拱橋/…/哇!我真想擁有大自然的魔力。」
二、 照樣造句是認識詞性的捷徑:每一個完整的句子,都是由主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再細分為代名詞、時間副詞、地方副詞、感嘆詞、連接詞等其中詞性組合而成的。在照樣造句的結構當中,還可將名詞細分為:人的名詞、動物的名詞、植物的名詞、加上動詞的名詞、加上形容詞的名詞; 形容詞可再區分為成語的形容詞、類疊的形容詞、三個字的形容詞、帶有譬喻修辭的形容詞; 副詞可以分為方位的副詞、表示程度的副詞、時間的副詞…。如知名的對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便具整齊的詞性。學生在練習照樣造句時,可要求他們必須搭配好詞性、字數,方能寫出工整且唸起來饒富節奏感的句子。
三、 照樣造句是想像力的開端:許多學生喜歡照樣造句勝於造句; 因為造句完全沒有給予提示,對程度不佳的學生而言,若不懂題意,根本無法作答;而照樣造句為填空式的仿作,學生只要依照題幹的模式,填入相同的詞性、語意、發揮聯想,便能完成。根據筆者批閱的經驗,發現有些句子乍看之下,似乎不能完全給對,但經過個別詢問與全班共同討論之後,才發現學生的想像力確實天馬行空。如題幹為「桌面上放了一杯茶」,學生造出來的有「天花板下吊了一個人」、「廁所裡擺了一張畫」、「課本上點了一根蠟燭」,我在批改時,也盡量從寬,因為詞性是符合的,意境也未必有錯誤。
四、 照樣造句是修辭的自然學習:幾乎每一題照樣造句,都能讓學生練習譬喻、類疊、誇飾,甚至是引用法。在照樣造句中,我們不必很明確地告訴學生「修辭技巧」,也不須去背其定義; 然而,卻能在題目中,慢慢揣摩其用法。如「長頸鹿像長長的電線桿」,學生當能從長頸鹿的長像與特徵,聯想到生活中常接觸的事物,此種聯想,便是譬喻法的活用。而「長長的」,也不必告知學生其為「類疊修辭」,只須問學生,有什麼形容詞是二個字相同的,如此慢慢引導,就能培養修辭理解並運用的能力。

批閱小叮嚀:當教師在批閱照樣造句時,也應斟酌學生的程度,給予客觀的標準。如「圓滾滾的肚子」,可以看做是「三字形容詞+名詞」或是「不限字數的形容詞+名詞」,或是「單字+疊字+名詞」; 又如「操場上」的「名詞+上」是否一定要改成「地點+中」、「地點+外」、「地點+內」; 又如「他開始整理書房」,究竟要看成一個「主詞+動作」,還是要細看成「人的名詞+動作+動作+地方名詞」…,諸如此類的批改與習寫原則,教師應在題型中,預先說明,再視學生的程度,予以不同的評分標準。

對於照樣造句的習寫,大多數的學生都不排斥,筆者也建議,教學時宜從嚴,批閱時宜從寬,必要時,可以提出讓全班共同討論答案的合理性與邏輯性; 相信多幾次的討論、思考,學生自然而然能寫出與題幹相符的標準,也能寫出應有的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