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樂觀讓人更有魅力        
有二個小朋友,參加一百公尺的跑步,甲小朋友跑了五十公尺之後,說了:「太好了,只剩下五十公尺」;乙小朋友說:「天呀,還有五十公尺」; 同樣都跑了一半,還剩下一半,這兩種回答方式有何差異呢?聰明的小朋友,一定可以區別出來,甲是用樂觀的態度來面對;乙則是用悲觀的心情來看待。
擅長以繪畫的方式闡述人生哲理的郝廣才,曾經寫過<<帶衰老鼠死得快>>;乍看書名,一定會吸引許多小讀者的目光吧!這是一本告訴大家,做事要積極、樂觀、勇敢,並且把握機會、掌握時效,才能捷足先登!

當一隻快樂的老鼠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有一個科學家將老鼠分成三組,第一組是遇到電擊時,會想辦法找出口;第二組是完全沒遭受過電擊;第三組是就算遭遇電擊,想找出口,也沒辦法逃離。等到把這三組的老鼠,再重新放進一個通電箱裡,發現第一、第二組的老鼠在遭遇電擊後,仍會積極地找出口;而第三組的老鼠,則完全放棄,寧可被電死,也不想再花力氣去找出口了。
就從第三組的老鼠說起吧!因為牠們己經嘗試過數十次、數百次的電擊與逃離,卻發現就算逃也逃不出,走也走不掉,何必花力氣與心思去尋找呢?而把這樣子的現象,投諸於小朋友的學習上,其實也頗適合說明學習動機與成效的。當你受到老師的肯定時,你便會心滿意足,期待下一次再被肯定的機會;但是當你不管做多好時,老師都無動於衷,甚至一做錯,便斥聲責罵,你一會覺得退縮,並且逐漸打擊信心吧!在教育學上的「比馬龍效應」,意指你對自我的期望越高,越有衝勁表現自我,反之,對自我越沒期待,便只有渾噩潦倒地虛度了。

樂觀才是王道
樂觀、積極的態度,就像遊戲裡的大補丸一般,讓你有源源不的力量,來面對不可預期的挑戰。有時總會遇到失落、不如人意的困窘情境,然而,卻因為有積極樂觀做為後盾,方能化失落為動力。在這本書當中,作者舉了相當多的歷史實證,說明了樂觀的重要性:
愛因斯坦四歲才學會說話,七歲才會認字;愛迪生小時候反應非常的慢,每個老師都認為他沒救了;牛頓小學的成績更是奇爛無比,家人幾乎就快要放棄他了!達爾文的自傳寫著:「小時候,所有的師長都認為我資質平庸,比聰明,我最好閃一邊去」; 貝多芬的老師說他絕對不是當作曲家的料;那位被老公拋棄,又面臨失業的,便是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古今中外,類似的名人史事不勝枚舉,但是呢?
  人的成功除了需要天賦,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努力,而後天的努力,除了勤奮、態度之外,便是熱情、樂觀的心。這陣子火紅的哈佛小子林書豪,小時候便喜歡打球,但是說到技巧,不算精湛,甚至在大學時期的選秀會上,還因種族、膚色與身高,而被擠在名單之外;但是,他不曾放棄,與球技高超者切磋,與明星討教,與自己內心對話對抗,把自己貯存於一身的能量,如洪流、炫風、雷電般全都傾洩而出,被大眾創造了一個新的英語單字:「Linsanity」。
  我的一個鄰居阿誠,今年參加指考,得了滿級分,他來自單親家庭,父親二年前就因肝癌過世,只靠母親一人賣鍋燒麵養家活口;阿誠在絕望之餘,決定到教會尋求心靈的慰藉,希望透過禱告與教友的互動,重新得到生命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始終相信,上天關了他一扇窗,必會再另一個陰暗處找到出口,果然,他不但找到了出口,還找到一個充滿陽光與喜氣的出口呀!

樂觀小秘方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樂觀的方法呢?首先,可以養成多閱讀的習慣。多閱讀好的書籍、電影,可以讓我們有不同的眼界,看看書中的人物,遇到挫折時,如何化悲觀為樂觀;小朋友也可以多思考,如果你處在當下,你的解決方式會和書中的人物一樣嗎?閱讀,讓我們充滿魅力,也讓我們更有智慧去判斷是非對錯。
第二,多微笑。笑與音樂一般,都是毫無國界的;樂觀的人一定喜歡微笑,甚至是大笑、狂笑都在所不惜;悲觀沮喪的人,一定經常扳著一張臉孔。笑可以刺激大腦,讓人更快樂、積極;每天對著鏡子大笑三聲,不但能刺激臉部神經,避免老化,還能讓人看起來神清氣爽,精神奕奕呢!
第三,放鬆自我。可以聽聽音樂、靜心冥想,甚至是找個三、四小時來發呆。生命的最高境界便在於「空」,要達到個境界,需要修行,著實不易;對一般人而言,只要能夠舒舒服服地閉著眼,或是到戶外踏青、聽山澗鳥鳴,看落日聽浪濤,就是很好的調劑身心的方式了。
  第四,設定自我目標。可以試著訂定一個星期要達成的目標,例如跑步增加到三千公尺、學習鬧鐘響了只賴床三分鐘,看一篇對身心有益的文章。有了目標之後,積極去完成,便能提昇自我的信心、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在實踐、達成、再實踐、再達成的良性循環中,可以發現,自己的生活越來充實,也發現「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第五,相信「好」的力量。多說好話,心想好念,身行好事。你往別人的身上潑香水,自己也會沾染一些香氣;你為他人做些好事,自己也會得到善報;你為他人說句好話,你便可能交到一位好友。「好」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字了,多少人因它而感到喜悅、榮耀呀!

  蘇軾在<定風波>中曾寫道:「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何等灑脫、坦蕩的心境。走過風雨,青天就在眼前,面對陽光,陰影就在身後處;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多一點樂觀的心,遇到挫折多點勇氣,像寒冬的梅花愈冷愈開,像牆縫的小草愈鑽愈韌,等到我們熬過苦難,回首來時路,也無風也無雨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