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文林苑風波之後,今報載當年黨外人士聚會小酌的地點-阿才的店,恐怕也淪為都更計劃的「階下囚」; 無獨有偶,筆者昨日造訪高市內惟李氏古厝,才發現當地也正面臨都更的吞噬; 翻些資料,才知道光是高雄面臨都更的案例,就不勝枚舉,如新興區逍遙園、左營區老眷村等。

    筆者認為,若要進行都市更新,而面臨到住宅的拆遷,必須考量到幾點現實面:

一、歷史性:李氏古厝及後方的洋樓,成立於1931年前後(昭和6年),堪稱是具歷史性的老建築,而其中的雕飾、規格、建築美學更是許多文化工作及相關背景學者取經的地點之一,若要拆除,恐怕會落得「不顧傳統,只求創新」的臭名。

二、文化性:李子氏古厝一旁的李氏洋樓,與知名的陳中和先生具有故事關連性; 走幾步路即可到達青龍宮,內外共有三口井,是目前高雄市區僅存的古井區之一,而且仍可飲用; 古宅旁邊由里鄰打造的「特色巷道」,內有彩繪牆壁、社區公園、陳氏老宅三合院,實屬城市裡難得的景象; 若能串連成帶狀,必別具意義。

三、合理性:政府宣稱古厝後方巷弄狹窄,故欲開設六米巷道,以作為防火巷; 問題是老厝前方即有一條可供消防車通行的道路,何必執著於拆老厝?政府規劃將打掉古厝的正廳,只留護龍、伸手和部分的廳埕,如此奇怪的保留方式,勢必會影響建築結構的主體性。

四、人情:這是一間仍有民眾居住的地方,也有子孫定時傳點香火的地方,昨日許多回老厝看的子孫,和文史工作者,都大表慨嘆!失去老厝,形同失根的家族,人情究竟何在?

高雄舊名打狗,是一個老城市,其價值便在於擁有文化、古蹟; 有了文林苑的前車之鑑,希望政府能審慎思考,莫成為強制、鴨霸的代名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