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部應縝密思考政策


幾天前,教育部義正辭嚴地宣布兼課、代課教師不得替學生補習、擔任家教; 接著,經過家長團體、教師團體的協商、討論,教育部終於鬆口,讓兼代課的老師,也能在課餘時日,到外面兼課。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想問: 教育部在制定政策之前,是否有過周詳的規劃,聽聽老師的聲音?或只是在辦公室內,就草率地決定所有兼代課老師的生路?不然,為什麼一個政策,在兩天內,就被「打趴」?

    還記得去年暑假預先公布的十二年國教嗎?教育部對於免試的名額及比例,也是朝三暮四,搞得學生和家長,到了開學的時候,仍摸不著頭緒。先前的小一學英文亦是如此,先決定三年級開始學英文,不料某些縣市堅持一年級或課餘時間要提早實施,教育部無法做決定,乾脆下放讓各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又幾年前的中學文言文比例,亦是改之又改,一旦民意說話,教育部便如牆頭草,不知如何把持,一旦被譏為政治考量,變無以適從。

    教育政策有輕重緩急,重者如十二年國教、營養午餐弊案、午餐與導護誰之責任、語文能力的低如何因應; 輕者如試卷題目是否可有考古題、六歲以下學童可否學才藝、吸菸師長可否擔任校長、師生可否談師生戀…。

    民意固然重要,但是教育部的專業原則更形重要; 小政策固然重要,但是迫在眉睫的大政策,更是攸關教育競爭力,建議教育部的政策,應該思考更縝密,讓親師生感受到更多的專業與心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