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儕效應看得見的榜樣

最近報紙談了許多的「吞火事件」、談孩子心智成長、談補習與學校教育的事。身為父母的,都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點上,然而,不斷給孩子最先進、超越極限的,只是這樣「看似」很好的方法,是否真正有效呢?

    對於孩子的學習,我認為「同儕」之間的學習是最顯而易見,也最容易收到成效的!所謂的「同儕效應」就是指透過同儕(尤其指程度相近的同儕)互動,而達到學習的效果。所以在教室裡,如果有小朋友某個題目不會,除了請特別優秀的小朋友解題之外,也會請程度相近、彼此容易溝通的小朋友來解答,目的就是因為程度、想法相仿,不會造成太大的懸殊與隔閡,而導致無形中的心理落差。

    簡單說來,孩子要的就是容易親近、容易達到的楷模、達成的目標,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典範。平日看到某些商品的廣告,為什麼會請小朋友喜歡的卡通人物或明星來代言,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行為、語言、肢體動作可以滿足小朋友的喜好,因為投緣,所以小朋友會想買那些商品。

    就像馬克吐溫小時候為了去鳥龜島釣魚,而偷了漁夫的小船; 他也曾為了不想背誦課文而逃學; 想想看,這種偷竊、逃學的動作都或多或少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符合孩子的生活經驗,以他們為典範來學習就有較好的效果(當然不是要小朋友去學偷竊、學逃學); 又像華盛頓為了試斧頭的鋒利程度而砍掉櫻桃樹,這不是很容易讓孩子親近嗎?而非只是一味地告訴孩子,某某誰國小的時候多優秀,現在終於當上了什麼; 或是誰有多卓越的表現,所以才有飛黃騰達的今天; 那些大官、崇高式的嚮往,與孩子有著極遙遠的距離。

    不只在學習需要這樣一種想相仿、漸進式的教育方式; 我們看顏色的組成,如果具有漸層式的,看起來就和諧多了; 若是顏色色調相差過大,反而造成強烈對比與不協調; 又如音樂也是,如果突然來聲重重的一擊,或是剎那間沈默了下來,也會造成聽覺上極大的反差; 又像運動會的大隊接力一般,棒次的安排總是由強到弱,再由弱到強; 或者一個城鎮的區域型態,也是由中心的繁榮漸向郊區寧靜延伸…。

    孩子的學習更是如此,需要有彼此理念相符、志同道合,程度相近的一起激勵,形成良性循環與競爭,否則一味要第一名的去教最後幾名的,最後那些小朋友也會抱怨:「他那麼強,我怎麼贏得了他! 他用的方法太艱深了,我怎麼學得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