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
常有報導指出現在的小孩子,飲食習慣不好,所以出現許多小胖弟妹或是瘦小的孩子; 許多家長也憂心忡忡,紛紛尋求改善之道。以前常用「營養不良」或是「營養過剩」來形容飲食狀況不佳的人; 其實,現代化的今天,應該稱之為「飲食知識不足」更合理。
曾經我看過幾個學生,帶過來的早餐是三條巧克力棒,上面塗上厚厚的奶油,外加一大杯奶茶; 還有一個帶科學麵,外加一杯可樂。我除了跟他們說這些早餐都是不合格,而且毫無營養可言,倒不如拿錢到合作社包子、牛奶之類的; 許多孩子因為父母給零用錢之後,就只買自己喜歡吃的早餐,而孩子所喜愛的,又往往是口腹之慾,無法符合飲食的標準。
我很在意學生在學校的飲食狀況,尤其對三餐得自己料理的孩子,我們更需把關他們在校的飲食狀況。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一定要吃得飽、吃得好,才有精神上課; 基於午餐會有吃不下的問題,我盡量不讓孩子在九點過後再吃其他零食,或甚至禁止他們帶到學校來; 下午配合班上體育活動的訓練,再酌量補充點心; 所以在校的飲食,我大多能掌握。
許多孩子因為在家裡養成了偏食的習慣,所以對於營養午餐的菜色,往往挑三揀四。以前有一個學生,蔬菜類只吃白菜,其他通通不吃,在我慢慢鼓勵他多攝取不同食物,再告訴他每一種蔬菜都有不同營養價值之後,一個學期下來,父母親告知我他偏食習慣已改掉很多,而且會主動要求爸媽多清燙蔬菜。
我常告訴家長,千萬不要讓孩子有偏食的習慣; 假如有一個孩子不吃青椒,他長大之後一定不會吃,也就不可能買青椒回來給自己的孩子吃,這是一種惡性的循環。今天的飲食教育,應該告知孩子食物的營養價對人體的益處,也應該培養孩子均衡的飲食習慣; 而不是外人常說的「能吃就是福」、「來者不拒」,當心這只會給孩子錯誤的飲食判斷能力。
孩子不喜歡吃的,可以鼓勵他們嚐試從一小口開始,或是夾雜在菜餚中微量烹煮。而且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應該越小越好,等到年齡愈大之後,對於味覺的刺激愈敏感,就越容易挑剔食物,當然更不容易改善偏食的習慣。此外,飲食用量、飲食衛生、飲食品質、飲食禮儀也都是師長、父應應該加以注意的。
飲食教育雖然不是學校正式課程的一環,然而卻是影響我們體力來源最重要的元素; 現在的食物來源已經豐富多元,飲食的知識也比上一代來得紥實,只要老師、家長能好好為孩子的飲食稍加把關,相信一定能給孩子吃得頭好壯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