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些信心
有一次在泡溫泉的時候,遇到一位學生家長,我們談到啟發孩子信心的話題; 聊著聊著,他越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這麼笨,好像用盡所有方法與心思,都無法挽回孩子的學業。
他有二個小孩,一個是姐姐正唸國中資優班,另一個則是我目前小六班上的弟弟; 姐姐從小課業就是名列前茅,各方面都不需要大人過多的操心; 但是小兒子,不但好動、坐不住,各方面和姐姐都完全不同。
我班上那位學生,確實在班上是個「調皮鬼」,常愛捉弄同學,作業也常「殘缺不全」,但是在課業方面,卻仍在中等水準; 所以我依照以往輔導紀錄表的評語來猜測,他應該只是單純外向活潑、聰明但不努力那型的; 果然在和以往的老師閒聊,再和家長溝通時,都發現這位孩子有靜不下來,愛耍小聰明的傾向。
爸爸說,他對小廷的要求不高,只要作業寫得工整,不被老師寫紅字、品行良好,就算是功德圓滿了; 但是媽媽則對學業要求如同姐姐,完全是按照成績給予獎懲。因此,當小廷身處在父母價值觀各異的家庭下,自然無法兩者都兼顧,所以表現出來的態度,不是偏向一方,就是兩者皆落空。
爸爸為了不讓老師對小廷留有太多負面的印象,所以下了班之後,就算有多累,仍舊竭盡所有的心力看著小廷完成的作業; 只要寫不好的,就請他擦掉重寫; 沒有訂正的作業,就比老師所規定的再加倍; 而且常不定時抽查其書包,和老師電話聯繫。乍聽之下,這樣子的教育方式應該不致於教出多差的孩子; 但是,依我判斷,問題是出在「孩子的自信心不足」; 而且,只要家長當天忙碌,當天的聯絡簿事項絕對「二二六六」(零零落落)。
小廷的字,算是男孩子常有的潦草,所以爸爸叫小廷再重新謄寫; 問題是,當爸爸發現小廷每次的字都是這種模樣時,應該知道小廷是沒有辦法把字寫好的,是”不能”寫好,而非”不願”寫好; 也許是個性,也許是手部的小肌肉發育不好,而不是硬逼小廷的作業表現。在小廷的心裡,他會自覺,為什每次都被要求重寫,但是字怎麼樣就是無法練好; 漸漸地,就從寫字開始,打擊學習的信心; 小廷也會感覺到,為什麼每次都挑我的作業毛病,不看我其他較好的表現呢?
因為姐姐的關係,小廷的媽媽,每天載小兒子補資優數學,但是補了好一陣子之後,才發現成效不佳,她找了補習班老師談,發現孩子雖然智力測驗成績不差,但仍不算是資優等級; 而且更重要的,他和在學校的表現一樣,很顯然靜不下來; 所以把他送到資優數學班,等於是剝奪他休息的時間,更是硬塞和學校課程不符的東西,更何況資優數學量要靠腦袋強力運算的。小廷的媽媽發現小廷學校的數學表現還可以,但是資優班的數學卻是爛得可以,向我說明,應該是小廷的程度還沒到達資優的水準。
我跟他的媽媽建議,不妨讓孩子學好課本的基本東西就好,就算是很容易的東西,也可以自己出類似題,做到滾瓜爛熟; 從這些簡單的題目中,去培養孩子的信心,等到父母判斷孩子可以,並願意接受挑戰時,再拿一些加深加廣題讓孩子算; 千萬不要腳步還沒踏穩時,就急著要跑要跳了。
這位孩子快畢業了,目前也正積極報考國中各類型的資優班,但是很遺憾的,全部都落榜。小廷的爸媽也說這是早有預料的事,只是有時候,仍是會不自覺地懷疑自己的孩子怎麼這麼笨,樣樣都不如姐姐。其實,在這麼多的家庭中,兄弟姐妹資質相差極懸殊的所在多有; 但最重要的,不要用高標準去看低程度的人,也不要藉此奚落孩子的不是,打擊信心。
我常告訴一些父母親,如果孩子真的不如人,千萬別硬逼他學他的弱點,就像我們常說:「只會除雜草的農夫是種不出美麗的花」; 否則一旦因為弱點而打擊了自己的信心後,以後做任何事都不敢放手去做了。
- Jun 17 Sun 2007 09:45
給孩子一些信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