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創意教學-成語撿紅點
寓教於樂的成語學習
成語的學習,是增進學童語文能力的不二法門; 懂得運用成語,不但能讓語句讀起來更有深度,也可以讓句子化繁為簡; 因此,在國小階段,學童的成語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在閱讀當道的氛圍下,成語的推動早已是各個老師必使的絕招,然而,如何讓學童有趣的學成語,才是讓學生快樂學習之道; 因此,筆者設計了「成語撿紅點」的語文遊戲,為的便是讓學童能寓教於樂,快樂學習。
如何進行「成語撿紅點」?
「成語撿紅點」,顧名思義,就是把諸多散落的成語「撿」起來; 而這些諸多散落的成語,又被拆剪成四個零碎的字,散落其間; 因此,十組成語便有獨立的四十個字散落在黑板中,讓學生自己「撿」起來,並拼裝、習寫一遍。例如,在黑板上出現「風、言、有、平、食、成、志、靜、肥、而、浪、竟」,學生必須運用舊經驗,並仔細觀察,才能慢慢找出其中的成語,因此,如上述的十二個字當中,便是「風平浪靜、食言而肥、有志竟成」三組成語; 學童除了找出來之外,還必須在筆記欄中再書寫練習一遍,若有餘力,可請學生再選出幾個成語來造句。
我所觀察到的語文遊戲現象
在本次遊戲中,我一共張貼了「北、雨、七、筍、南、一、上、後、轅、春、轍、風、下、八、舉、雨、順、得、兩、調」…等四十的字,在這次的活動中,我發現了幾個現象:
(一)六年級的學生最快找出來的答案為「南轅北轍」,因為學生告訴我,他們學過的成語當中,幾乎沒有轅、轍的成語,所以只要看到這些字,便會馬上聯想到。因此,當學生擁有舊經驗,並看到關鍵字時,便能輕鬆找到答案。
(二)四年級的學生最快找出來的答案為「雨後春筍」,因為「筍」字較少在其他的成語出現,因此,其想法和前者相同。
(三)有的學童看到「雨」字,便開始聯想「槍林彈雨」、「雨過天青」,甚至還向我反應:「老師是不是題目出錯了,不然怎麼沒有看到槍、林、彈三個字」,因此,我會請他們再想想看是否還有其他「雨」字的成語,其餘亦然。
(四)有些學生曾經看過「風調雨順」的成語,但是只停留在「表面看過」,無法成為「長期記憶」,因此,其答案可能出現「風順調雨、順風雨調」等組合錯誤的成語。
(五)當學生找出幾個確定的成語,並刪去後,剩下較困難的,便只能憑直覺或成語意思、修辭方式來排列。例如,四年級的學生,最後剩下「南、轅、北、轍」四個字; 有些學生沒看過這句成語,便只能憑以前學過的經驗,如南腔北調、聲東擊西,亦即是「方位是隔字出現」,所以學生可能的答案為「南轍北轅,轍北轅南」,而我再引導之後,便能寫出正確的答案了。
遊戲學習的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次的遊戲中,筆者有幾個重要的理念:
(一)我希望學生在學習成語的時候,不是只有一直背四個字,而是可以培養出語文的「敏感度」,看到關鍵字,便能觸類旁通,趕緊找出相關的字。例如,在生活中,看到「葡」字,就自然而然產生「萄」字的聯想; 看到「崎」字便可聯想到「嶇」字; 而在成語中,只要看到「鑣」字,便能聯想到「分道揚鑣」,看到「顰」字,便能想到「東施效顰」; 而語文的敏感度也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培養出來的,它需要長期的累積,同時需要長時間的視覺、聽覺接觸,進而進入長期記憶資料庫,俟時機成熟,便能存取自如; 而只要達到此一境界,其成語學習可謂是精熟的程度了。
(二)我希望學生能藉此將學會的成語全部羅列出來,例如學童找到「後」字,除了答案的「雨後春筍」外,還能把他們所知道的「後來居上、瞻前顧後」寫出來,以增強輸出的能力; 現今許多學生在腦中記憶了許多成語,但卻無法輸出,甚為可惜。「輸入」與「輸出」,猶如「收入」與「支出」的概念,當學童擁有很多語文知識的時候,必須想辦法輸出、運用,才是活的知識; 而教師便需設計許多教學活動,想辦法讓學生運用語文,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
(三)我希望學生能動手操作語文; 以往的經驗,常是學生在座位自行記憶、背誦成語,缺少實作的搭配; 在教育心理學的理論中,常提及「動手操作可證明學生是否真懂、動手操作亦可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在黑板上貼了四十張「字」,便是希望學童可以一字一字地拿,再一字一字地拼,再讓全班同學來回答是否正確; 而黑板操作結束後,我也設計了一張學習單,便是希望他們能在紙上,也親自嘗試一遍,以測試個人的能力; 而在過程中,有學生提議是否可以查字典、是否可以和鄰座交談,則可讓每位老師,根據班級的狀況來決定。
(四)我希望學童除了寫出正確的成語外,還要加上「造句」才能看見其是否真正了解。背成語只是一種技巧、記憶,但「成語造句」,考驗的便是學童的書寫能力; 有些學生成語可以背得滾瓜爛熟,但問他這是什麼意思、可以怎麼造句,卻往往支支吾吾; 因此,教師有必要請他們口頭造句或習寫造句,以達到真正理解的層次; 而當大家都書寫完畢之後,便可兩兩分享,公開發表,讓彼此可以相互觀摩,擷長補短。
結語-翻轉教育,活化學習
在這次的語文小遊戲中,大多數的學生均玩得很開心,而且成語拼找的正確率,可以達到七成以上,甚至六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童,都有幾位是完全找出來的; 不論學童的拼找情形為何,這對學童的學習刺激,均有很大的幫助。在講究一個「翻轉教育」的時代,教室裡的學習,不該只是僵化的學習、枯躁的記憶,而是可以有讓學童主動參與、探索、思考、討論、發表的機會; 因此,還給孩子獨立學習的權利,給孩子無限探索語文的空間,相信對他們的學習,是良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