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市長認為鮮乳的營養性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具有長期且關鍵的影響,因此希望可以讓台北市的學童,每個星期都有一天的鮮乳份量,以滿足學童成長所需。對此,筆者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教育是要滿足「基本層次」的需求,也就是受教育的過程中,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非必需品」,應該要先釐清; 以往,會補助孩子學用品、給弱勢孩子免費的書籍、午餐,那是因為這些是求學不可或缺的東西,沒有了這些,將影響學習的情形。在馬斯洛的金字塔層次需求理論中,「基本」的層次是最底端的、最普羅大眾的,但「鮮乳」並非教育層次中的「基本要素」,因此必須先斟酌。
    其實台北市大可考慮在營養午餐中,增加一天的鮮奶量,如此一來有合理合法的名目,又能避免惹人非議,不是一舉兩得嗎?當「鮮乳」列入午餐之後,更有合理的方式,由學校自行找相關資助單位、民間單位來提供資金的挹注,也比較不會讓民眾質疑「拿納稅人的錢來做政績」,因此,政府可以鼓勵學校將鮮乳列入午餐中,但不施加壓力,由校方自行決定。
    回到台灣各縣市的思維,南北有差距,東西有雙峰,城鄉有鴻溝,如果只有台北市有此政策的話,又容易讓窮縣窮鄉的首長,有愧對民眾之感。筆者建議,此政策應適時將錢運用於刀口,把鮮奶的錢真正投注於需要的學童身上,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溫暖; 而不是一味地灑錢,讓原本就已富足的台北市錦上添花。
    能讓每一位孩子吃得健康、喝得營養固然是我們的福氣,但是在教育資源困窘之際,應該去思考,鮮奶的錢是否有真正投注在需要者的身上?是否應考慮使用者付費、是否只提供弱勢補助、是否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達到異曲同工之妙?是否可以讓全台灣的民眾不會感到自己是「非台北市」的居民而矮人一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彥佑 的頭像
    彥佑

    洄瀾墨客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