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培養孩子的惻隱之心
最近由於腳傷復發,痛不欲生,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尤其走在校園裡,格外引人側目,連班上一向文靜的孩子,也關心起我的腳來了。
我常利用課餘時間,向孩子說故事,之前曾說了一本繪本「爺爺有沒有穿西裝」,那是一本以生命教育為題材的繪本,內容提及了小孩子對於死亡的態度與認知; 我要孩子去回想是否有面臨過親友過世的經驗?是怎麼走出這個陰影?會害怕死亡嗎?你覺得死掉之後的感覺應該是怎樣的呢?
「死亡」對於小小年紀的孩子,或許太遙遠了,於是,我進一步詢問孩子,自己有沒有受傷住院的經驗?感受如何?接著我將主角轉移到我身上,讓孩子思考,你覺得老師現在的感受如何?是老師故意要走得很難看嗎?大多數的孩子都能說出我想要的答案,也能從他們的口中體會到孟子所謂的「惻隱之心」。
今年正逢九二一大地震八週年,相信這是台灣人不可磨滅的一段記憶。社會事件,恰好可以巧妙地運用在我們的教室裡頭,除了讓孩子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外,更可以讓孩子體會地震時家破人亡、殘垣斷壁與背後家人離散、失聯的種種感覺。
在教孩子類似「軟性」課程時,可貴的是能否引起感性的共鳴,而不是抱著嘲諷的態度,聚焦在他們的身上。比方說,看到身心障礙的人,最基本的是不能取笑他們?若有能力的話,甚至可以扶他們一把; 就像我們課本裡出現的謝坤山、蓮娜瑪利亞、楊恩典一樣,不但自己身體有殘缺,但卻還能關懷別人一樣。
在教孩子「體諒師長」的課題時,並不是要讓孩子可憐、同情我們,而是要讓孩子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以同理心的立場,想想對方的感受,以「我」為出發點來思考。每個大人都能把生命教育的真諦說得頭頭是道,小孩子對於公民與道德的價值判斷,也都能正確的理解; 但是實踐重於理論,重點是孩子能不能發自內心主動去關心別人。
我看到許多孩子會主動幫我盛飯、拿教具,或是慰問我的傷勢,除了感動之外,更感受到一股「惻隱之心」的力量。許多人說孩子還小,不太懂事,但是這種性善的本念,原本就深植在每個人的心裡,等待發掘罷了; 只是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這種性本善的心地,就無從發芽,久而久之,終究會被「性惡」所取代。
我們都應該教孩子行有餘力就要去關心別人,讓這種關心他人的力量如同心圓般不停地向外擴散; 生命教育,雖然不是學校教育裡的主要科目,然而,它就像我們教室裡的潤滑劑一樣,讓我們諦聽到幾滴小水滴的聲音,我們就能在這些小水滴當中,聽到自己的海洋,聽到內心的感性聲音。
最近由於腳傷復發,痛不欲生,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尤其走在校園裡,格外引人側目,連班上一向文靜的孩子,也關心起我的腳來了。
我常利用課餘時間,向孩子說故事,之前曾說了一本繪本「爺爺有沒有穿西裝」,那是一本以生命教育為題材的繪本,內容提及了小孩子對於死亡的態度與認知; 我要孩子去回想是否有面臨過親友過世的經驗?是怎麼走出這個陰影?會害怕死亡嗎?你覺得死掉之後的感覺應該是怎樣的呢?
「死亡」對於小小年紀的孩子,或許太遙遠了,於是,我進一步詢問孩子,自己有沒有受傷住院的經驗?感受如何?接著我將主角轉移到我身上,讓孩子思考,你覺得老師現在的感受如何?是老師故意要走得很難看嗎?大多數的孩子都能說出我想要的答案,也能從他們的口中體會到孟子所謂的「惻隱之心」。
今年正逢九二一大地震八週年,相信這是台灣人不可磨滅的一段記憶。社會事件,恰好可以巧妙地運用在我們的教室裡頭,除了讓孩子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外,更可以讓孩子體會地震時家破人亡、殘垣斷壁與背後家人離散、失聯的種種感覺。
在教孩子類似「軟性」課程時,可貴的是能否引起感性的共鳴,而不是抱著嘲諷的態度,聚焦在他們的身上。比方說,看到身心障礙的人,最基本的是不能取笑他們?若有能力的話,甚至可以扶他們一把; 就像我們課本裡出現的謝坤山、蓮娜瑪利亞、楊恩典一樣,不但自己身體有殘缺,但卻還能關懷別人一樣。
在教孩子「體諒師長」的課題時,並不是要讓孩子可憐、同情我們,而是要讓孩子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以同理心的立場,想想對方的感受,以「我」為出發點來思考。每個大人都能把生命教育的真諦說得頭頭是道,小孩子對於公民與道德的價值判斷,也都能正確的理解; 但是實踐重於理論,重點是孩子能不能發自內心主動去關心別人。
我看到許多孩子會主動幫我盛飯、拿教具,或是慰問我的傷勢,除了感動之外,更感受到一股「惻隱之心」的力量。許多人說孩子還小,不太懂事,但是這種性善的本念,原本就深植在每個人的心裡,等待發掘罷了; 只是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這種性本善的心地,就無從發芽,久而久之,終究會被「性惡」所取代。
我們都應該教孩子行有餘力就要去關心別人,讓這種關心他人的力量如同心圓般不停地向外擴散; 生命教育,雖然不是學校教育裡的主要科目,然而,它就像我們教室裡的潤滑劑一樣,讓我們諦聽到幾滴小水滴的聲音,我們就能在這些小水滴當中,聽到自己的海洋,聽到內心的感性聲音。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