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旁觀者效應
相信大家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有一對夫妻在公園裡大吵大鬧,結果引來了許多民眾袖手旁觀,每個人都圍在一旁,沒有人敢過去勸阻他們,一來是因為根本不關自己的事,擔心被波及; 二來則是每個人都認為「每個人」應該都會鼓起勇氣去勸架,輪不到我出面制止!
這種經驗,在社會學上有個很著名的理論,稱為「旁觀者效應」; 意即每一位在場的人,只做好自己「旁觀」的身分,絕不插手進入這事件當中。當旁觀者只有一人的時候,「旁觀」的目標特別顯明,因而旁觀者效應相對的降低; 當旁觀的人增加到二人、十人、百人時,旁觀者效應就隨人數而提高。旁觀者效應,帶來的是「責任分散」,每個人都覺得他有責任去承擔,結果到頭來卻變成每個人者不願去介入。
在教室裡也有小型的「旁觀者效應」,當老師詢問一個問題的時候,每個人都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衝鋒陷陣; 但是當有一位同學自告奮勇時候,其他人相對的就像心裡擱下一塊大石頭一樣地輕鬆自如。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統計,倘若一個教室有三十人,這種旁觀者效應的程度比一班只有十人來得高; 而以國小學童年段來統計,六年級孩子的旁觀者效應比一年級的孩子來得高; 國高中呈現最顯著的狀態,成年人又得視當時情況、話題、事件而定。
有鑑於此,我們在教學時,應儘量採取小組五到六人為一組的方式進行教學最為適宜; 一來,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小組裡的主角,二來,也能學習如何凝聚團體的力量。身為家長的,也有責任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責任為團體付出,不當牆角的客人; 對於他人的不幸與不滿,也要試著學習加以慰問、瞭解、體諒。
家庭教育通常是以個人力量為主; 學校教育則擴大為團體力量。家長能做的,就是多給孩子有機會學習如何「自理」與「自立」,例如平日輪流舉辦家庭聚會,讓孩子學習負責任的態度,從中學習處事的態度與溝通的能力; 許多人都認為辦理家庭活動都應由大人策劃,但以個人的經驗,我認為只要明確告知孩子活動辦理的方式,相信孩子都能置身其中,而不僅祇為「旁觀者」。
其實在今日的社會,可以看到上許多垃圾,違反交通規則、鑽法律漏洞等,這些都可以用旁觀者效應來解釋。而要降低這種效應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小培養起責任感與道德的勇氣; 勇於面對事情,思考解決事情的方法; 當然,當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時,也要想想看是否造成不良後果,否則只會得到反效果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彥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